寄张郎中

常愧无才动有权,十年乡里但留连。

养成答飒人应笑,学得支离自谓贤。

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

幸逢别驾如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常常惭愧自己没有才华却享有权势,十年来在家乡只知留恋不舍。
我养成了放纵不羁的样子,别人可能会嘲笑,自以为学识支离却自视甚高。
回忆起在三馆的旧日游历,仿佛在星辰之上,如今却要面对乱峰前的守卫职责。
幸运的是遇到像张轨那样的上司,不必像苏章那样为难,无需向上司汇报琐事。

注释

无才:没有才华。
有权:享有权势。
答飒:放纵不羁的样子。
支离:学识零散、不完整。
三馆:古代官署名,这里指过去的任职经历。
一麾:古时官员出行的仪仗,此处代指职位。
别驾: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副职。
张轨:具体的历史人物,此处代指好的上司。
苏章:历史人物,以其公正闻名,此处可能暗示需要向上级汇报。
二天:可能指上级或朝廷,表示汇报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名为《寄张郎中》。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才华不足、职权过大的自嘲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常愧无才动有权”一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的才华感到不够,而在职责和权力方面却过于积极,这种矛盾的心情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十年乡里但留连”则是在说经过十年的时光,自己在家乡所留下的只是些许琐事,没有什么真正的成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不满和自我期许。

“养成答飒人应笑”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自嘲自己的学问不足,虽然有时能应付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感到羞愧。"学得支离自谓贤"中,“支离”指的是零散的、不连贯的知识,诗人自称之为“贤”,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

在后面的几句中,"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于官府之间,现在却被困守在混乱的山峰之前的感慨。这里“三馆”可能指的是中央政府的某些机构,“一麾”则是手持兵权的象征,显示出一种从自由到束缚的心境转变。

最后,“幸逢别驾如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遇见像张轩这样的人物而感到庆幸,并且不用再面对那些繁琐的礼节和文书,这里的“苏章”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种文件或命令。

综观全诗,文同通过自嘲与反思,将个人对于才华、职权以及学问成就的矛盾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人生、官场的一种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寄杨归一

出处久异矣,居常劳所思。

烟霄惟子未,鬓发已翁为。

世故岂须问,人生当自知。

林泉闻幸好,足可乐明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彦思时在长安言游终南

日日望车马,君当何日还。

谈谐思衮衮,篇什爱关关。

大道风埃恶,长河冰雪顽。

相招早来此,拟欲问南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夏文州左藏佾(其二)

寄语文州守,谋边想甚劳。

封疆通鸟鼠,种落杂猿猱。

甲马廉颇少,诗书郤縠高。

当须办乃事,不用耻弓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夏文州左藏佾(其一)

翩翩贵公子,佳誉本能文。

大第辞京辇,高旌拥塞云。

劝农唐刺史,养士汉将军。

莫刻和戎誓,朝廷立功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