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柬孔都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长时间未去官署,内心感到不安的情景。他偶然打开门,勉强加餐,试图自我宽慰。夜幕降临,广袤的田野上星星点点,远处官城的暮鼓声回荡在空气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一日不趋省,寸心何以安。”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公务的重视和内心的焦虑。他渴望回到官署,与同僚共商政务,这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心灵的寄托。“开门偶自适,力疾强加餐。”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在公务与个人生活之间的挣扎与无奈。即使身体不适,也强迫自己进食,以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
“广野众星出,高城暝鼓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广阔的田野上星星闪烁,仿佛是对诗人孤独心境的映照;高城中的暮鼓声已渐渐消散,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略显寂寞,蕴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思君进谒后,归骑北风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同僚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归途的忧虑。他想象着与同僚见面后的愉快时光,但同时又担心归途中可能遇到的寒冷与不便。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细微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明代社会的一角,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