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

唤起十年心上事,春风楼下卖花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在接近清明的时节,轻敲鼓点伴着踏歌,细雨蒙蒙似乎想放晴。
这声音唤起了我十年前的记忆,楼下春风中传来了卖花的叫卖声。

注释

踏歌:边唱歌边舞蹈。
槌鼓:敲击鼓点。
清明: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
霏霏:形容雨丝细密。
弄晴:试图放晴,即天气转好。
唤起:引起,唤醒。
心上事:内心深处的事情,往事。
春风:温暖的春风。
楼下:指地面以下的楼层。
卖花声:叫卖鲜花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厚情怀。"踏歌槌鼓近清明"一句,以动人的节奏感和音响效果,将读者带入到了春日午后那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紧接着的"小雨霏霏欲弄晴",则通过细雨与即将晴朗天气的描写,营造出一派柔和清新的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春日里那种微妙而又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

诗中最为动人的,或许是"唤起十年心上事"这句。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历史与季节变化相结合,用清明时节唤醒了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情愫。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记忆的缅怀之情,也透露出一份对时间流逝、事物更新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春风楼下卖花声"则是一笔生动的景色描写。春风中传来的是花香和卖花者的叫卖声,这不仅是对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也让人联想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繁盛。这一句,既是对上文情感的外化,也是对整首诗意境的进一步铺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写,与内心深处的情愫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春日画卷。

收录诗词(48)

何应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晓

清晓轻传一信风,花添红粉草添茸。

画楼十二栏干曲,春在珠帘第几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腊梅

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落花

南浦云归春亦归,绿杨枝上鸟空啼。

落花满地无人管,一半和香作燕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碧桃

玉仙同驾玉鸾飞,天上曾攀带露枝。

一片不知何处落,晓来流到涌金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