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中潇湘图歌

天晴而雨断兮,作苍梧九疑之高。

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

树不知名兮山抱复岭,沙不计程兮水趋它洲。

波作止兮蛟舞蛟蛰,云晦明兮猿呼猿愁。

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

谁呼鱼兮北澨有酒,谁鼓枻兮南津有舟。

怀斯人兮杳霭千里,目怅望兮吾其归休。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空晴朗却雨暂停,我登临苍梧九疑峰巅。
秋风吹过江河汹涌,泄出潇湘洞庭的急流。
树木无名,山峦重叠,沙粒无法计数,水流向远方的洲屿。
波浪静止,蛟龙起舞或潜伏,云雾时明时暗,猿猴哀鸣充满忧愁。
美好的事物不再,兰花也化为尘土,贾谊回归汉朝,又能责怪谁呢?
呼唤鱼儿的是北岸的酒,划桨的人在南边渡口等候。
怀念此人,他的身影遥远,我只能遥望,是否该回家了。

注释

晴:晴朗。
雨断:雨暂停。
苍梧:古代地名,今湖南南部。
九疑: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川怒:江河汹涌。
泄:泄出。
兰:兰花,象征高洁。
贾傅:贾谊,西汉政治家,此处借指贤者。
鵩:古鸟名,古人认为鵩鸟出现预示凶兆。
北澨:北边的水边。
南津:南边的渡口。
杳霭:深远而模糊。
归休:回家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对黄居中所绘《潇湘图》的赞颂与感慨之作。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引,描绘了潇湘之地的壮丽景色:雨后的天空晴朗,山峦如九疑般高峻;秋风劲吹,湘江和洞庭湖的水流汹涌澎湃。沿途的树木未知其名,山岭重叠,沙洲绵延,水流直趋远方。

诗人进一步通过波涛起伏、蛟龙舞动、云雾变幻和猿猴哀鸣,渲染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氛围。他感叹人生无常,即使是兰花也会化为尘土,暗指贾谊被贬回汉的悲剧,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设想有谁在北岸召唤饮酒,又有谁在南津划船,寓言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遥想那位画中人,身影遥远,令人惆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及理想生活的深深怀念,决定暂且止步,回归内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潇湘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富次律送蟳

鳞甲错夏物,怀青莫如蟳。

苏公今张华,何微不知音。

入手巨螯健,斫雪隽莫禁。

宛然如玠辈,曾是秉玉心。

蟹因龟蒙杰,酒与毕郎深。

二者不可律,食之当酌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东阁即事

落下休言历,履端吾课闲。

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风里那成雪,梅边好近鬟。

春游欲何处,无语对樊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元宵

兵火残民贱摘蔬,海翻云涌乃鱼鱼。

万人遮道看花日,百郡迎年祀灶书。

虽未太平犹足乐,敢违同欲况其馀。

月明天下张灯节,今夜城南走钿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湄北来视予,四月六日社园置酒赏牡丹作

风力初低雨意轻,为花何爱一春晴。

回阴莫展丁香结,废闰难催芍药生。

尘土牡丹黄上额,殿台杨柳碧连城。

眼前草木忧欢状,与汝盱衡说旧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