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承恩寺

都门不比里门静,僧院却疑山院同。

昼永摊书常扃户,睡闲酌酒时呼童。

绕廊绿树夕阳鸟,入幕残星雨霁风。

奔走年□嗟往事,浮生一夜万缘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京城的喧嚣不比里巷宁静,寺庙却仿佛与山中禅院无异。
白天漫长,我常常关上门看书,闲暇时则饮酒,唤来童子陪饮。
廊边绿树下夕阳鸟儿归巢,室内只有残星伴着雨后清风。
回顾过去岁月匆匆,一生浮华只在一夜间化为空无。

注释

都门:京城。
僧院:寺庙。
山院:山中的禅院。
昼永:白天漫长。
扃户:关门。
睡闲:闲暇时。
酌酒:饮酒。
童:童子。
绕廊:廊边。
入幕:室内。
残星:残余的星星。
雨霁:雨后。
奔走:回顾。
往事:过去的事情。
浮生:一生。
万缘空:一切皆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以悟的《寓承恩寺》描绘了诗人寓居寺庙的独特感受。首句“都门不比里门静”,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宁静,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接着,“僧院却疑山院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与世隔绝的山林氛围。

“昼永摊书常扃户,睡闲酌酒时呼童”两句,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白天漫长,他常常关着门阅读,闲暇时则品酒,唤来童子侍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惬意。

“绕廊绿树夕阳鸟,入幕残星雨霁风”写景如画,傍晚时分,廊下绿树环绕,鸟儿归巢,夜幕降临时,雨后微风带来宁静。这些景象烘托出寺庙的宁谧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最后,“奔走年华嗟往事,浮生一夜万缘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的领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生活,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海与年兄左迁

从□世路叹羊肠,转眼风波是可伤。

杸杼未云冤白辟,含沙自合付臧仓。

浮生岁月惊舟豁,宦海升沈总戏场。

造化小儿遮莫弄,吾身到处更徜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闻杜鹃时成父欲入浙因赋六章章四句以送之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謼。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知。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古之逸民,舍陶而谁。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形式: 四言诗

端阳客思

空阶无伴往□频,忽见檐头月色新。

万里家山兰浴夜,蒲樽应念远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徐工部节孝册二首(其一)

天祸东扬日,孝儿独有名。

丹心青史在,九死一毛轻。

挝鼓声争烈,服砒意更倾。

令人思蔡顺,厚遣赤眉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