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在岁除日拜访太尉丞相府,受到款待并赐酒赠历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丞相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岁晚谬为趋府客”表明诗人自谦地表示,在年终之际误入丞相府邸,仿佛是不速之客。次句“深惭款接异他人”则流露出他对受到如此厚待的惊讶和惭愧,暗示了丞相的礼遇超出了他的预料。
“说经每笑匡衡老”借典故表达对丞相学识的敬佩,匡衡以勤学闻名,此处暗指丞相讲解经书的渊博。而“赐酒何容毕卓真”则赞美丞相的慷慨,以毕卓嗜酒的典故形容其豪爽,诗人不敢承受这样的盛情。
“明日千官瞻魏阙”预想明日群臣将齐聚一堂,瞻仰朝廷,体现了丞相的威望。最后一句“几时万国共阳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各国共享盛世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丞相治国能力的期待。
结尾“家乡似觉无归处,难拟酬恩致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难以报答丞相厚恩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忠诚与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丞相的敬仰,也寓含了对国家和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