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

日落沙头山已昏,饥乌投暝下前村。

谁云野客无多事,步出林间自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黄昏图景。诗人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日落时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情感氛围。

首句“日落沙头山已昏”,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夕阳西下,光线逐渐黯淡的景象。沙头与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模糊,一片昏暗。这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光线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即将结束的宁静感。

次句“饥乌投暝下前村”,通过“饥乌”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黄昏的氛围。乌鸦在天色渐暗时飞向远方的村庄,寻找栖息之所。这里的“投暝”不仅指乌鸦的行动,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对自然界生物习性的深刻理解。

后两句“谁云野客无多事,步出林间自掩门”,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或许是在感叹,即使是闲适的“野客”,生活也并非完全无事可做。他选择在黄昏时分走出林间,享受这份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静。最后一句“自掩门”则透露出一种自我封闭或寻求内心宁静的状态,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鹂

黄鹂何处来,啼我夷即下。

绿叶掩穷陬,春容已衰谢。

百年如转毂,悲欢正相驾。

感事一伤怀,吾年四十化。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春林

春林日已繁,隔我遥山青。

下帘成幽卧,野鸟鸣嘤嘤。

鸟鸣有时息,春林亦衰寂。

生物自环转,何心翻戚戚。

形式: 古风

散郎亭

法华寺上散郎亭,老树苍崖如有情。

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秪有古人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枣花寒

山禽哺雏半欲抟,坐想葛帔临风湍。

数日阴霖复未畅,不知更作枣花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