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芦达磨赞二首(其一)

江水无极,茎芦可折。离了梁朝,未到魏阙。

此恨波心向谁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渡芦达磨赞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江水和芦苇为象征,表达了诗人离开旧朝(梁朝)后漂泊无依,心中怀有的深深遗憾与孤独之情。"江水无极,茎芦可折"描绘出江水流淌无尽,而芦苇则脆弱易断,暗示了诗人境遇的艰难和内心的无奈。"离了梁朝,未到魏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尚未抵达新的仕途之地,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两句"此恨波心向谁说"直抒胸臆,将心中的愁绪比作江水波心,无人诉说,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无法排解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踏莲叶观音赞

刹海无数,分身遍普。莲华叶上,如日卓午。

应作如是观,圆通二十五。

形式: 押[麌]韵

鳌山接待

到得安眠饱饭中,东西南北路头通。

三更夜半鬼嫁祸,莫著岩头与雪峰。

形式: 七言绝句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七)

西天此土,十万馀程。胡言易会,汉语难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六)

夜半明星,打失眼睛。胡人多诈,未可全凭。

遭他冤害,始报不平。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