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常高赞礼考满赴京

惯听云门大夏音,两京声誉重南金。

天开行在关河壮,山隐长林树木深。

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

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太常高赞礼考满赴京》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场景和对京城的感慨。首句“惯听云门大夏音”暗示了友人曾在音乐高雅之地如云门寺或夏乐中沉浸,显示出其艺术修养。次句“两京声誉重南金”则赞美了京都的声望,如同南方的贵重金属般珍贵。

第三句“天开行在关河壮”,通过描绘行进中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京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和雄浑气势。接下来的“山隐长林树木深”则转而描绘自然风光,以山林的深远衬托出京城的宏大气象。

第五、六句“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描绘了边关戍楼的点点灯火和乡村傍晚的砧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寓含着离别的感伤。

最后两句“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表达了诗人自己无法陪伴友人前往京城的遗憾,以及对朝廷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己未能追随的惋惜,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深情与留恋。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送刘生赴会试兼寄曾学士子棨

朝来朔雁带离声,腊尽洸河走浊冰。

飞舞云山环近甸,微茫烟树见长陵。

新传虎榜题刘晏,旧说龙门愧李膺。

惟有相如才调美,每将词赋擅声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一)

杨柳阴阴虎踞关,离亭把酒送君还。

到来建邺春将尽,归去文阳夏已残。

客里有书惟寄雁,山中无树可栖鸾。

分携已自伤怀抱,回首他乡别更难。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二)

疏疏芦苇野鸥飞,远水茫茫一掉归。

雨过山田收早稻,凉生客舍感秋衣。

江村露冷蛩声急,楚泽天清雁影微。

白发难兄如见问,为言空忆故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三)

白门凉露滴官槐,一叶扁舟候晓开。

家住秋山松桂老,门临春水鹭鸥来。

夕阳萧寺疏钟断,晚月沧江旅棹回。

到日高堂调膳罢,平安先寄凤凰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