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为悼念其母李氏所作的挽诗。诗中充满了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母亲品德的赞美。
首联“三牲日养未为丰,六帙俄如一梦中”,以日常的孝顺行为与母亲突然离世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母亲逝世的意外和不舍。三牲日养,指的是在特定节日或祭日为祖先准备的祭祀食品,此处暗指对母亲的日常孝敬。六帙,即六旬,这里指母亲年事已高。俄如一梦中,意味着母亲的离去如同一场梦,难以置信。
颔联“天外阴云沉婺彩,堂前凉露陨萱丛”,描绘了母亲去世时的自然景象,阴云沉沉,仿佛天空也为之黯然失色;凉露滴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婺彩,可能是指天空中的星彩,这里借指母亲的光辉形象。萱丛,萱草的丛生处,古人常以萱草比喻母亲,此处暗示母亲的离去如同萱草凋零。
颈联“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赞扬了母亲高尚的品德,即使在古代也难寻其匹。懿德,美好的品德。溟漠,形容广阔无边,这里用来形容母亲灵魂的归宿。逝水东,引用《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典故,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逆转。
尾联“共挽灵輀歌楚些,荒郊乱起白杨风”,描述了家人共同为母亲送行的情景。灵輀,装殓死者的棺材。楚些,楚辞中的歌曲,这里指为母亲哀悼的歌曲。荒郊,指墓地。白杨风,白杨树在风中摇曳,象征着哀伤的情绪。全诗通过自然景象、典故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