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张道士山房

虚窗近好山,山影窥窗隙。

藤穿古洞幽,月过小桥窄。

放雨一旗青,堆云半榻白。

老树作人喧,新萝补天阙。

煨笋及烹薇,在在皆手泽。

禽到学书符,客来愁水厄。

意与石俱闲,诗随花共发。

见我何殷殷,云是岁星谪。

相订赤城游,霞光起眉额。

夜梦入天台,玉女共晨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宿于张道士山房时所见的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景象。首句“虚窗近好山”,点出山房位置之佳,窗户临近青山,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下来的“山影窥窗隙”和“藤穿古洞幽,月过小桥窄”,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出山间月色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

“放雨一旗青,堆云半榻白”运用比喻,形容雨滴如青旗飘落,云朵堆积如卧榻上的白绵,形象生动。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老树作人喧,新萝补天阙”则以拟人手法,赋予老树和新藤生机,增添了山房的活力。

“煨笋及烹薇,在在皆手泽”表达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诗人对食物的赞美。后两句“禽到学书符,客来愁水厄”则写出诗人与主人的互动,以及对可能的出行忧虑。然而,诗人的心境闲适,“意与石俱闲,诗随花共发”,表明他已融入自然,诗兴大发。

最后四句,诗人感叹自己仿佛是贬谪的岁星,与张道士相约赤城游,期待着梦境中与玉女共度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4)

屠粹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啸歌赠孙雪庵

苏门先生善长啸,声出丹田吐灵窍。

骈阗半岭鼓吹喧,缥缈中天鸾凤叫。

海陵豪客云耳孙,广颡丰颐有奇抱。

三杯耳热意气雄,仰面蹙口声转洪。

初如幽溪泻山溜,渐如大谷吼松风。

清如沧江铁笛裂云石,肃如寒天哀角号霜空。

烈如猛虎跑地山月黑,壮如灵鼍掀浪海日红。

悲如渐离击筑燕人慷慨泣市上,惨如荆卿依柱秦帝辟易走宫中。

好坐剑阁峨眉,凛冽凄清古雪吹空寒瑟瑟。

好踞泰山日观,悠扬迢递罡风响入秋冥冥。

幔亭峰顶使子骞太姥玉管金箫千派歇,洞庭湖口令湘妃汉女银筝锦瑟一时停。

仙人犹然爱此声,何况我辈之凡情。

一啸愁人能散郁,再啸醉客亦解酲。

三啸洒洒尘心失,四啸飘飘道骨轻。

此声天授非人力,开口欲学学不得。

岂是神丹绛雪调,将毋真气黄房植。

仙家有种宁偶然,吾欲挟尔游八极。

嫌尔太肥饿令瘠,愿尔两腋一朝生羽翼。

形式: 古风

春暮山行

已惜春将去,犹逢花乱飞。

山疑人面熟,鸟唤客愁归。

竹影侵云淡,溪流带雨肥。

何期沾背汗,坐石解重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甲戌服阕北上舟次瓜步

饭后徐徐摩腹行,舟中淡淡觉心清。

潮因雨过添流急,帆为囊空带月轻。

乡梦已随红叶去,余哀犹傍白云生。

猜知客久沙鸥熟,既去还来似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夜宿南山白足轩

清夜疏林寂,高吟度远峰。

月微兼冷露,香炉又残钟。

秋老山容淡,更寒蝶梦空。

孤镫留信宿,半榻白云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