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通的《寄春坊汪鲁斋先生》描绘了一幅宫廷与文人雅趣相融的画面。首句“晓殿香风散玉除”,通过清晨宫殿中袅袅香风和玉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尊贵的氛围。次句“春坊旭日照华居”则转而描绘春光明媚的时节,照耀着汪鲁斋先生的居所,寓示其学问之光。
“出膺紫诰侪三老”赞美汪鲁斋先生受到朝廷的荣宠,与德高望重的老者并列,显示出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归赐黄金踵二疏”进一步强调他的显赫,暗示其不仅在朝为官,还受到丰厚的赏赐,如同汉代疏广、疏受那样淡泊名利。
“馆阁文章新体制”赞扬汪鲁斋先生在学术机构中的创新贡献,推动了新的文学风尚。“山林风月旧琴书”则表达了对汪鲁斋先生退隐后依然保持的高雅情趣的敬仰,享受着自然与书籍的陪伴。
尾句“芙蓉绛色青于染,何日抠趋访隐居”以芙蓉花的色彩比喻汪鲁斋先生的品格,比染色更为鲜艳,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亲自拜访他隐居之处,共享清谈雅集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宫廷景象开篇,继而转向对汪鲁斋先生才学、品格和生活的赞美,最后以向往之情收束,展现了诗人对汪鲁斋先生的深深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