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侍祠明堂口占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严称肃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风回灯烛避龙光。

侍祠官拜闻鸣玉,导驾班回散宝香。

宣室受釐谁入对,为时陈论莫荒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明朝百官侍奉君王,祭祀仪式庄重在建章宫举行。
天空中的星辰环绕着太阳,风儿吹过,灯烛避开龙的光芒。
侍奉神祠的官员行礼时玉佩作响,引导皇帝的队伍归来后散发出珍贵的香料。
在宣室接受祝福时,谁会进言应对,为时政提出明智的建议,切勿荒谬。

注释

明廷:明朝朝廷。
奉君王:侍奉君主。
祀事:祭祀活动。
肃建章:庄重的建章宫。
天拱星辰:星辰拱卫太阳。
避龙光:避开龙的光芒(古代皇室象征)。
侍祠官:负责神祠的官员。
鸣玉:玉佩相碰的声音。
导驾:引导皇帝的车驾。
宣室:古代宫殿,此处指帝王接见臣子的地方。
受釐:接受福佑。
陈论:陈述意见或论点。
荒唐:不合常理,荒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郑刚中在九月二十二日侍奉君王于明堂祭祀的场景。诗中体现了仪式的庄重和神圣,如“明廷百辟奉君王”展现了群臣对皇权的尊崇,“祀事严称肃建章”强调了祭祀过程的严谨与肃穆。星辰、日表、风回灯烛和龙光等元素烘托出神秘而威严的气氛。

“侍祠官拜闻鸣玉”写出了官员们行礼时佩玉相击的声音,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感,“导驾班回散宝香”则描绘了祭祀结束后,香烟缭绕,队伍解散的景象。最后,“宣室受釐谁入对,为时陈论莫荒唐”表达了诗人对于在如此重要场合,臣子应谨慎发言,提出有益于国家时政的建议的期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宫廷祭祀的壮观场面,同时也寓含了对臣子责任的提醒,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己未十二月二日致斋惠照

坛殿夜漫漫,临祠愧礼官。

降神欣乐奏,望瘗肃更阑。

雨意垂檐黑,风声过竹寒。

晓庭人寂寞,乌鸟拾馀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马上

蚤酒冲寒不满肠,日高犹践马蹄霜。

鸟依密树旁边语,梅在远林幽处香。

西去流移还未复,东来书讯且都忘。

征途一任如天远,不过归时杏子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梅

古园深处读书窗,窗外疏梅破腊芳。

日暮独陪修竹静,露寒偏带晚风香。

清吟但喜花孤瘦,醉赏那知树老苍。

千里远移无健步,一枝横倚记东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仙人山寨至日

戍兵列栅半空苍,俯瞰嘉陵万仞江。

山下不知传鼓角,天边时见引旌幢。

岁寒木落鸟穿屋,昼静帘垂云绕窗。

教罢诸营无一事,锦腰催拍照金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