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红梅(其一)》。诗中,诗人以岁末寒冬为背景,描绘了红梅傲立枝头的独特景象。"岁阑人意苦难春"表达了岁末时节人们心情的低落与对春天的期盼,而红梅的出现则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已借风霜成烂漫",红梅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绚丽的色彩,与桃杏相比,更显坚韧与精神。
"檐前索笑寒侵手,楼角寻诗雪满身",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带来的诗意氛围,即使寒气侵骨,雪花满身,也挡不住诗人欣赏红梅的雅兴。最后两句"欲识吴姬须秉烛,摇红影里定谁真",以吴姬(泛指美女)持烛照花的形象,暗示在红梅摇曳的光影中,究竟哪一朵红梅才是最美的,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和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