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其一)

岁阑人意苦难春,春入枝头最动人。

已借风霜成烂漫,那教桃杏比精神。

檐前索笑寒侵手,楼角寻诗雪满身。

欲识吴姬须秉烛,摇红影里定谁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红梅(其一)》。诗中,诗人以岁末寒冬为背景,描绘了红梅傲立枝头的独特景象。"岁阑人意苦难春"表达了岁末时节人们心情的低落与对春天的期盼,而红梅的出现则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已借风霜成烂漫",红梅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绚丽的色彩,与桃杏相比,更显坚韧与精神。

"檐前索笑寒侵手,楼角寻诗雪满身",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带来的诗意氛围,即使寒气侵骨,雪花满身,也挡不住诗人欣赏红梅的雅兴。最后两句"欲识吴姬须秉烛,摇红影里定谁真",以吴姬(泛指美女)持烛照花的形象,暗示在红梅摇曳的光影中,究竟哪一朵红梅才是最美的,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和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梅(其二)

浓香竟日绕房栊,绝爱横斜几簇红。

疏干自生画本外,真花宜著镜屏中。

春回小阁诗初就,暖入朱唇笛未终。

却恐先开还易落,从渠带醉倚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红梅(其三)

冷落诗人瘦不辞,风怀销尽费维持。

断桥流水相逢地,绝代朱颜一笑时。

梦到江南花艳艳,书来乡国树垂垂。

眼明正觉吴妆好,莫为微赪讶玉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红梅(其四)

一段幽光初破冷,数枝奇色已含胎。

正教雪重终难压,猛觉春酣祇半开。

酒醒乍惊翠羽坠,词成便换小红回。

谁怜省识东皇后,耿耿丹心独未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寒

才销岸雪转江风,便觉春寒意不同。

澹澹轻云随薄日,微微远岫出遥空。

孤怀喧寂元无著,世变新陈各自工。

物外但教容七尺,莫将目力送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