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篇

空庭流素影,忽见秋满地。

举头羞明月,低头暗流泪。

仕宦牵微禄,行商徇高赀。

不商又不仕,长日留天涯。

天涯在何方,水上到维扬。

维杨客几许,七日到钱唐。

长日不宜閒,清宵且勿眠。

眠时离梦到,閒处别愁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复杂情感与生活境遇。首句“空庭流素影”,以“空庭”衬托出环境的寂静与孤独,“素影”则暗示着月光的清冷与洁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忽见秋满地”,由视觉转向对季节的感受,秋天的满地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举头羞明月,低头暗流泪”,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内心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或对某种理想追求的失败;低头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的体现,泪水是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命运的无声抗议。

“仕宦牵微禄,行商徇高赀”,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仕途的艰辛与微薄的官俸,以及商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奔波劳碌,都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不易与辛酸。

“不商又不仕,长日留天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既非官场之人,也非商界精英,只能在广阔的天地间漂泊,过着孤独而无依的生活。

“天涯在何方,水上到维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寻,维扬(今扬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或许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维杨客几许,七日到钱唐”,通过具体的行程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长日不宜閒,清宵且勿眠”,提醒自己在忙碌的日子里不应浪费时间,在宁静的夜晚也不应沉溺于安逸,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与对自我约束的坚持。

“眠时离梦到,閒处别愁牵”,最后两句将梦境与现实、休息与忧虑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即使在短暂的休息中也无法摆脱对未来的忧虑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明月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8)

沈一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登天门洞不果

昨日黑探天门洞,两人缓步三人扶。

石龛半嵌春屋古,青壁倒浸江天孤。

焚香跏趺一僧瞑,引路出没双童呼。

三年不见徒缥缈,独望颇欲吞江湖。

归梦乍醒辄欲往,两脚已倦气力无。

呜呼上山已叹气力无,何以跃马游京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春分日

日展春寒薄,风恬霁景流。

四阳初大壮,百刻正鸿沟。

食案前雏鹊,渔矶下野鸥。

读书有馀暇,时对撒秧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边城

丽谯初报夜,刁斗正鸣秋。

徙节阴风急,开弓冻月愁。

羝来青海角,马饮黑山头。

剑尾流光动,妖星炤戍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梅湖山房夜宿

霜露惊时变,庭除隐月光。

茫茫烟树阔,霭霭岫云凉。

虎啸山疑裂,鸡鸣夜转长。

有怀愁不寐,明发举秋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