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泛西湖,西湖五月初,盈盈绿水开红蕖。

纤手双摇木兰桨,荷花荡里移轻舫。

花深叶密不见人,隔花遥听菱歌唱。

菱歌唱,中情自惆怅。

棹绕回堤去复来,摇动露盘珠荡漾。

珠荡漾,不成圆,日照芙蓉颜色鲜。

娇态临风攲翠盖,新妆映水落青钿。

采花休采菂,心苦谁如妾。

颜红羞比花,眉翠还同叶。

南风送微凉,吹香袭荷裳。

折花挹荷露,惊散双鸳鸯。

夫君在何处,妾心讵能忘。

碧茎刺手丝不断,芳容常恐凋秋霜。

谁家游荡子,调笑弄湖水。

妾心自比花更清,独棹归船明月里。

满身香露回中房,月挂高台鸾镜光。

吴姬越女多愁思,歌绕湖波空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夏日西湖上采莲女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中以“泛西湖”开篇,点明地点与时节,初夏的西湖,绿波荡漾,红莲盛开,营造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接着,“纤手双摇木兰桨”,生动描绘了采莲女轻巧划动木兰舟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的灵巧与娴熟。通过“花深叶密不见人”,巧妙地将人物融入自然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菱歌唱,中情自惆怅”,一句转折,将读者带入采莲女内心的情感世界,虽然歌声欢快,但其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哀愁的韵味。接下来的“珠荡漾,不成圆”,以露珠在水面的波动,象征着情感的波动,形象而生动。

“娇态临风攲翠盖,新妆映水落青钿”两句,通过对采莲女姿态与装扮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后,“颜红羞比花,眉翠还同叶”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她们内心的纯净与自然之美。

“南风送微凉,吹香袭荷裳”描绘了夏日微风带来的清凉与荷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折花挹荷露,惊散双鸳鸯”通过采花与惊散鸳鸯的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整首诗以采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美的追求,同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长安道

长安甲第连云起,驰道迢迢直如矢。

香雾满城飞毂来,千门万户东风里。

路入甘泉御气通,楼开丹凤霞光紫。

玉阶朝觐响瑶珂,仙仗传呼凤辇过。

柳拂龙旂露犹湿,交衢双舞鸣鸾和。

上林春早啼莺乱,渭水秋深落叶多。

岂知一旦繁华歇,禾黍离离将奈何。

有客有客长安道,衣裘尘满愁难扫。

旅怀欲寄雁不来,富贵翻怜故乡好。

君不见长安道上多虎狼,常恐行人度关早。

形式: 乐府曲辞

芙蓉行

天门初曙啼早鸦,西风吹落丹霄霞。

美人閒倚阑干立,锦树颁霜初见花。

美人颜色花可比,岁晚见之心自喜。

鸂鶒沙边云彩飞,珊瑚枝上虹光起。

密叶玲珑乱翠毛,繁英灿烂裁文绮。

宫女焚香别殿中,秦娥揽镜妆台里。

朝来舣棹驿亭西,疑是美人隔秋水。

红妆翠袖青霓裳,微笑含情启玉齿。

木末霞消落日红,相思咫尺云千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桔槔行

八月陂塘秋欲涸,车声轧轧连村落。

晚禾将槁大田枯,络纬悲鸣止还作。

螮蝀垂光饮断流,蛟龙蜕骨临深壑。

汗流被体足未停,辛苦救得禾田青。

十日无雨穗将绝,荡荡旻天呼不听。

君不见秋粮已免皇恩早,天赐丰年应更好。

不用含愁怨桔槔,化机顷刻回枯槁。

形式: 乐府曲辞

苦热行

祝融南征驭赤龙,鹑火飞燄当前锋。

渴乌吸尽蓬莱水,妖虹挂在芙蓉峰。

田畴枯槁泉欲竭,沙石销铄金为镕。

重惜民忧鱼鼎沸,得非帝遣龙门封。

云蒸谷口泽未降,虎啸岩前风不从。

六合如在洪炉里,不知何处堪潜踪。

呜呼山林晦迹无地容,安得天风驾我游鸿濛。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