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至几(其一)

淮东学士求新范,海角仙人弃旧居。

不用更携扬子酝,但来同啖庾郎蔬。

赤墀待把文章献,黄绶难亲议论馀。

泮水宫中方就讲,何烦留下橐中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赠至几》其一,通过对淮东学士与海角仙人的对比,以及对至几的邀请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推崇。

首联“淮东学士求新范,海角仙人弃旧居”,以“求新范”与“弃旧居”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淮东学士渴望学习新知、追求进步的心态,而海角仙人则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寻求新的生活和机遇。这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也暗含着对创新精神的赞颂。

颔联“不用更携扬子酝,但来同啖庾郎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邀请至几不必携带酒(扬子酝),只需一同品尝庾郎的蔬菜,寓意着在友谊中,物质的奢华不如心灵的交流重要。这不仅是对至几的诚挚邀请,也是对简单生活、真挚友谊的向往。

颈联“赤墀待把文章献,黄绶难亲议论馀”,表达了诗人对至几才华的期待和对知识交流的渴望。赤墀象征朝廷,暗示诗人希望至几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于国家;黄绶则是官服的象征,表明诗人理解至几可能身处官场,但更希望他能抽身出来,与自己共同探讨学问,享受思想的盛宴。

尾联“泮水宫中方就讲,何烦留下橐中书”,以泮水宫代表学术研究的场所,强调至几在这里正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至几学术成就的认可,也委婉地提出希望至几能暂时放下手中的书籍,与自己共度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学术平衡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探索,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赠至几(其二)

西城塔下逢君后,南郭庠中借馆居。

正共孤甥栖暖席,未如老圃灌寒蔬。

直生岂敢嗟年暮,饿死犹惭乞祭馀。

六十衰翁如可教,更忙须遗所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至几(其三)

僧房几载如禅定,州序今来以义居。

直道褐衣犹胜锦,枉身牢鼎不如蔬。

何心敢冀浆先馈,无善兼令岁有馀。

最是学文方自讼,只堪把笔教儿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至几(其四)

南州本是诸儒秀,上国宜从大隐居。

别我好留仙竹杖,送君欲献野芹蔬。

所惭下士文章陋,未报诸公礼义馀。

若见汝阴前太守,为言迂阔正谈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至几(其五)

谁家门外柳双株,满屋清风是我居。

霜后正逢篱下菊,雪前已贮瓮中蔬。

沫流口角耽吟睡,毛坠头心久病馀。

努力正如初学辈,老瞳昏涩夜看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