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石缸

石函双斛,就偷他一片,碧天无迹。

巧匠琢成山骨瘦,恰好紫藤安置。

小泡浮花,四围生藓,渐染沙虫腻。

么鬟亲舀,井华亲汲亲洗。

一寸二寸之鱼,于中唼唼,便沧溟万里。

静极夜凉秋更远,收得恒星在底。

半载渝州,一沤书屋,笑我江湖气。

将归何事,断瓢思注春水。

形式:

鉴赏

这首《百字令·石缸》是清代末期诗人赵熙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件石制容器——石函双斛。诗人首先赞叹其精巧,暗示石函如同山骨般瘦削,与紫藤的自然之美相得益彰。接着,他描绘了石缸中的细节,如小泡浮花、四周生藓,以及沙虫的痕迹,显得清新而静谧。

诗人进一步想象鱼儿在其中游动,仿佛将大海的广阔寓于一寸二寸之间,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夜晚的静谧和秋意加深了这种宁静,恒星倒映在缸底,寓意着时间的沉淀。诗人回忆起在渝州的生活,曾有一处书屋,感叹自己曾经的江湖气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问自己回归后将如何打发时光,似乎有了用断瓢盛接春水的闲适之意,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脱情怀。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留别

夕阳红是愁来路,依稀数峰青峭。

个是荣州,算来公井,陌上萋萋春草。清明近了。

正秧马田荒,杜鹃山笑。

相对阳关,一回离别一回老。

霓裳中序第一,故人清唱里,何限怀抱。

红雨沾衣,白头扶杖,还想花崖重到。河清尚早。

问来日晴明,几人知道。归去来兮,送行诗定好。

形式:

金缕曲(其一)惜别

湿了春归路。正凄凄、牛毛细雨,草生南浦。

白日当天三月半,偏又阴晴无据。

望自井、重重烟树。

半载慈香将进酒,算馀生、第一开心处。

杨柳岸,唱金缕。诸公尽作诗人主。

奈荒年、边声隐隐,晓风如诉。

眼中之人吾老矣,苦为向平留住。

到今朝、子规催去。

此去荣州书伴我,梦醒时、故旧如相语。

萧瑟极,庾开府。

形式:

金缕曲(其二)

湿了春归路。甚今番、青青杨柳,渭城朝雨。

不尽阳关三叠唱,三月月圆三五。

未分手、便思重聚。

知有前期那忍说,请青山、拦著斜阳暮。

君信否,梦中语。车声碾出鹰关去。

到荣昌、行程一半,小餐留住。

回望酒旗风絮影,知道故人何许。

况乡关、半年如雾。

是事口中衔石阙,莽神州、老泪无流处。

千万绪,别君苦。

形式:

台城路.和山公见慰

馀生真谶台城梦,风前纸鸢无路。

共命分飞,同心解结,有泪不知流处。衰年病苦。

算别不多时,一般黄土。

托命他人,新人未熟故人去。

词仙似谈法要,白头相慰藉,空相留住。

镜影将花,琴心应节,换了张先词谱。霜柑阁主。

尽花会娱春,草堂联句,寿到梅边,有情天万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