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苏州韦应物郎中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诗词教化几乎沦丧缺失,平庸之作却相互推崇。
忽然间领略到《风》《骚》的韵味,触动了我往昔的情怀。
在学问的海洋中遨游积累,成为杰出的诗人。
品格如同寒冬中的青松般高尚,气质如同秋日江水般清澈。
何必要像曹植在邺城那样创作,这作品足以流传千年。
接受任命手持符节,远赴万里之外的江城。
到任后清除繁杂政务,何况现在已停止征伐。
应怜悯那修禅的弟子,在林下生活静谧无求。
在尘世中舍弃繁华,心中悟得道的精髓。
摆脱文字的束缚,不为外物所扰。
书衣上积满了尘埃,砚石上长出了斑驳的苔藓。
遗憾未能认识贤德的您,徒然传递着手中的美玉。
怎能诱惑我本性的改变,起初的意愿违背了纯洁的真诚。
因为没有凤凰般的歌声,无法继您之后吹奏和谐的笙乐。
向着禅林吟诵此诗,反而羞愧于幽静松林的声音。

注释

诗教:指通过诗歌进行道德教化。
殆沦缺:几乎丧失殆尽。
庸音:平庸的诗歌。
相倾:相互推崇。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代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夙昔:往昔,从前。
荡漾:此处意为广泛学习、积累。
郁:聚集,此处指成为杰出人物。
格:品格,风格。
寒松:冬天的松树,象征坚韧高洁。
邺中作:指曹植等在邺城的文学创作。
千载程:流传千年的典范。
受辞:接受任命。
虎竹:古代官府的符信,这里指官职。
江城:江边的城市。
到日:到任的时候。
烦政:繁琐的政务。
黩兵:滥用武力。
禅家子:修禅之人。
寂无营:寂静无欲,不图谋什么。
世上华:世间的浮华。
道中精:道家的精髓,内心的真谛。
脱略:摆脱,不受拘束。
外物撄:外界事物的干扰。
书衣:书籍的封面。
流埃积:积累了流动的尘埃。
君子:贤德的人。
手中琼:手中的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诱我性:引诱改变我的本性。
愆素诚:违背了原本的真诚。
鸑鷟音:凤凰的鸣声,比喻美妙的音乐或文才。
云和笙:古代名贵的笙,喻指高雅的音乐。
禅薮:禅林,修行之地。
反愧:反而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荅苏州韦应物郎中》。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的诗句。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诗人开篇便以“殆沦缺”、“庸音互相倾”描述了当时诗歌艺术的颓败与失衡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诗风的向往。紧接着,“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一句,则显示出诗人对古代风骚派诗人的崇敬之心,以及这种文学情怀在其内心深处的共鸣。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表明了诗人对于广博知识和高尚品格的追求。随后,“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绘,同时也隐喻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在“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自信和期望,这种成就能够传承千年。紧接着,“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则是在描绘一幅壮观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胸襟与远见。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表达了对和平时世的向往,以及对于战争的厌恶。随后的“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则是对佛教修行者的同情与赞赏。

诗中的“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内心对于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而“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则是在倡导一种淡泊名利、不为物累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描绘了诗人书房中的宁静与古老,而“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则是对友人的怀念和遗憾。最后,“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表达了对于真诚品性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文学理想与情操,更是对当时文化艺术生态的一种反思。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荅豆卢次方

吾爱道交论,为高贵世名。

昔称柴桑令,今闻豆卢生。

彼生清淮气,独钟文中彩。

近作公宴诗,如逢何柳在。

吾用古人耳,采君四坐珍。

贤士胜朝晖,温温无冬春。

朝晖烁我肌,贤士清我神。

微尔与云鹄,幽怀何由申。

别来秋风至,独坐楚山碧。

高月当清冥,禅心正寂历。

增波徒相骇,人远情不隔。

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风教凌越绝,声名掩吴趋。

悬璧安可酬,徙倚还踟蹰。

形式: 古风

荅孟秀才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

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

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荅郑方回

独禅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顾我憔悴容,泽君阳春咏。

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晖映。

如聆云和音,况睹声名盛。

琴语掩为闻,山心声宜听。

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

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远情偶兹夕,道用增寥夐。

思君处虚空,一操不可更。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轩车未有辙,蒿兰且同径。

庄生诫近名,夫子罕言命。

是以耕楚田,旷然殊独行。

萎蕤鸾凤彩,特达圭璋性。

通隐嘉黄绮,高儒重荀孟。

世污我未起,道蹇吾犹病。

逸翮思冥冥,潜鳞乐游泳。

宗师许学外,恨不逢孔圣。

说诗迷颓靡,偶俗伤趋竞。

此道谁共诠,因君情欲罄。

形式: 古风

荅道素上人别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黄鹤有逸翮,翘首白云倾。

欲为山中侣,肯秘辽天声。

蓝缕真子褐,葳蕤近臣缨。

以兹夺尔怀,常恐道不成。

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

一性研已远,五言功更精。

从君汗漫游,莫废学无生。

忍草肯摇落,禅枝不枯荣。

采采慰长路,知吾心不轻。

幻情有去住,真性无离别。

留取老桂枝,归来共攀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