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
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海门又送孤舟雨,辇路重趋两袖尘。
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閒人。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次张判簿留别韵》描绘了诗人与书籍相伴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过去国事沧桑和人生道路的感慨。首句“素琴黄卷日相亲”,以素琴和黄卷(泛指书籍)象征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高雅,表达了他对知识的亲近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第二句“不分名缰苦绊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束缚在名利场中的厌倦,他不愿被世俗的功名所牵累。接下来,“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两句,通过描绘万里江山的变化和自己十年来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海门又送孤舟雨”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场景,孤舟在雨中远行,寓含了离别的感伤和未知的旅程。“辇路重趋两袖尘”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辛劳,尘土满身,疲惫不堪。
最后两句“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閒人”,借贺知章的典故,表达出诗人渴望像贺监那样得到归隐的许可,享受鉴湖的春水,过上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抉择。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西山一径绿阴稠,梅雨晴时送客游。
对榻更期何夕再,抱琴深入白云幽。
微风药草薰衣袖,尽日诗瓢挂杖头。
閒说道人犹惜别,呼尊剪韭夜相留。
毒热中人如毒药,流年过眼似流星。
已?朽骨同蝉蜕,敢拟高仙类鹤形。
清论有闻胜浊酒,非才自笑负丹经。
山中茜屋何人住,千载长松养茯苓。
西风片雨过林塘,对月还疑在故乡。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
持杯且共寒蟾醉,捣药何劳白兔忙。
云谷故人忘世者,当年同见海生桑。
高阁临江户牖开,儿童欢喜故人来。
不知天际孤帆到,祗讶山阴短棹回。
雪冻白鱼初上钓,天寒绿蚁自添杯。
题诗正好分清气,回首琼瑶万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