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招隐诗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

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

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

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

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反招隐诗》由魏晋时期的王康琚所作,其文笔深沉,情感丰富,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的开篇“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以“小隐”与“大隐”的对比,揭示了隐逸的两种不同境界,前者是远离尘嚣的小范围隐居,后者则是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心灵隐逸。接着,“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阐述了隐逸的不同方式,伯夷选择在首阳山隐居,而老子则在官场中保持超然态度。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诗人回顾过去,赞美在太平盛世中也有选择隐居的智者,同时指出即使在当今盛世,也难以避免内心深处寻求隐逸之士的存在。这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诗人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鹍鸡的晨鸣与夜晚的哀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霜冻与寒泉象征着隐逸生活的艰苦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者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这一句强调了个人智慧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诗人在此探讨了隐逸与天道、人性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隐逸不仅是逃避,更是一种顺应自然、保持本性的智慧。

最后,“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与世俗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无论是隐居还是参与社会,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与万物同生共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反招隐诗》不仅是一首对隐逸生活的深刻反思之作,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

王康琚(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西晋诗人,代表作品有《反招隐诗》

相关古诗词

招隐诗

登山招隐士,褰裳蹑遗踪。

华条当圜室,翠叶代绮窗。

形式: 古风

三日临水诗

温哉令日,爰豫爰游。兴言命驾,寄欢回流。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正朝诗

稔冉冥机运,迅矣四节经。

太族应玄律,青阳兆初正。

形式: 古风

元正诗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