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师川过李三十九湖上宅用师川韵

多书唐邺侯,蔼蔼盛云来。

髯公颇好事,相过必迟回。

结构平湖阴,清绝无纤埃。

数到不知远,君家宽酒杯。

绕水信杖屦,披靡蓬蒿开。

遗基访孺子,荒坟吊澹台。

诛茅卜邻并,兹愿何当谐。

七松未暇种,五柳径须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友人师川与李三十九一同游览湖上宅邸的情景,展现了浓郁的友情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以“多书唐邺侯”开篇,似乎在暗示李三十九与古代文人邺侯的相似之处,强调其文化修养深厚。接着,“蔼蔼盛云来”描绘了李三十九宅邸的盛大与庄重,而“髯公颇好事,相过必迟回”则通过描述髯公(可能指李三十九)的热情好客,表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结构平湖阴,清绝无纤埃”两句,通过描绘宅邸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纯净,进一步渲染了友人相聚的氛围。接下来,“数到不知远,君家宽酒杯”表达了友人们在此地畅饮谈笑,乐而忘返的情景,体现了聚会的愉悦与轻松。

“绕水信杖屦,披靡蓬蒿开”描绘了友人们漫步于湖边,随意行走,沿途的蓬蒿被他们的脚步所触动,展现出一种自在与和谐。最后,“遗基访孺子,荒坟吊澹台”两句,可能寓含着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缅怀,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与情感厚度。

“诛茅卜邻并,兹愿何当谐”表达了友人们希望在此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生活,实现心中的愿望。而“七松未暇种,五柳径须栽”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在宅邸周围种植松树和柳树,营造出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自然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200)

洪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陈虚中劝农出郊因游明水山寺

深树鸣鷤䳏,红紫春事休。

临川贤假守,只今陈太丘。

驾言出远郊,班春临道周。

亦招素冠士,来从朱轓游。

晨兴惬胜引,适此夜雨收。

原隰乱高下,意行逐前俦。

荒荒白水满,郁郁稻秧抽。

旧闻明水寺,宛在岩之幽。

石门本无关,鸣禽自相求。

不有省耕役,俗驾来何由。

老屋隐乔木,野僧事良畴。

松径深窈窕,轩车纷少留。

迟回动归兴,冲雨戒摧辀。

危情极冰渊,细路遵塍沟。

深泥艰涉足,竹鸡为我愁。

岂惮来往频,清与耳目谋。

回首谢青山,寻盟亦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倪涛少府

君从淮上来,手持阿髯诗。

尘埃欣拂拭,得此带经倪。

珠璧岂投暗,按剑有馀悲。

愿保青云姿,勿叹黄绶卑。

太山驻翠辇,行草封禅仪。

汉皇傥借问,润色非君谁。

我非国侨贤,惭负延陵知。

缟带敢虚辱,赠言当纻衣。

形式: 古风

次韵和郑太玉新居

荒涂负崇冈,君居在其麓。

下与佛界连,一径通刍牧。

高情慕天随,枵腹茹杞菊。

数椽负郭居,窈窕凿空谷。

忆昨步过君,窘步侵两足。

听君亹亹谈,霏屑落锯木。

相依方在兹,凉飙荡烦燠。

形式: 古风

宴李氏园亭得庆字韵

我来北斗南,两见回东柄。

万斛开府愁,四壁文园病。

谁知深巷中,卉木颇幽夐。

大梁贤公子,携酒宾亦命。

红蕤已飘零,绿绮方辉映。

岂惟追寻迟,亦苦风雨横。

主宾混谁何,谈笑杂嘲评。

讵知时雨灵,但觉中酒圣。

年丰乐崇宁,诗敌蹑长庆。

况有雷陈交,何必宛洛盛。

律管承飞灰,羲和驻春令。

日月曾几何,佳辰我所竟。

芍药殿馀春,想见晨妆靓。

一醉欢有馀,此集君其更。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