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鸬鹚山头片云晴,扬州城里见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鸬鹚山头片云晴”,以鸬鹚山为背景,描绘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中仅有一朵云彩飘浮的情景,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次句“扬州城里见潮生”,则将视角切换至繁华的扬州城内,通过“潮生”这一动态景象,暗示着城市生活的繁忙与活力,同时也与前句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场景的敏锐捕捉和细腻描绘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静谧与城市的喧嚣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多样性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
不详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擢。
灵根盘错呈天瑞,宝叶蝉联表地仙。
万迭峰峦入太清,麻姑从此会方平。
一从燕罢归何处,宝殿瑶台空月明。
常持皎洁性,终恰艳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