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良常居士山居

良常标名山,句曲主仙洞。

茅君倚翠麓,白云满高栋。

上有岩栖士,山入与云共。

芝草鸟为耘,桃红鹿衔送。

茅君老兄弟,夙昔勤远梦。

子独擅为邻,幽深补其空。

风瓢悬雅乐,灵朮分仙供。

息我山木阴,怀人玉箫弄。

暂时苦劳事,非必能抱瓮。

洗药爱源泉,掇英比朝饔。

归静其抱一,知尚亦殊众。

鹤驭来何方,寻君引余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良常的居士隐居在山中的生活情景。诗中以“良常标名山,句曲主仙洞”开篇,点明了良常所居之地的自然环境之优美,仿佛是神仙居住之所。接着,“茅君倚翠麓,白云满高栋”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清幽与神秘氛围。

“上有岩栖士,山入与云共。芝草鸟为耘,桃红鹿衔送。”这一段描述了山居中的自然生态,芝草由鸟儿耕耘,桃红鹿衔着果实,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茅君老兄弟,夙昔勤远梦。子独擅为邻,幽深补其空。”这里提到茅君与良常的关系,以及良常在山居中独自享受的宁静与自由,与过去的梦境形成对比,突出了隐居生活的独特价值。

“风瓢悬雅乐,灵朮分仙供。息我山木阴,怀人玉箫弄。”良常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超然,他悬挂风瓢,演奏雅乐,享受山林间的宁静,同时怀念远方的朋友,以玉箫声寄托情感。

“暂时苦劳事,非必能抱瓮。洗药爱源泉,掇英比朝饔。”这一部分表达了良常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短暂的劳作并非负担,而是享受;他喜爱从源头取水洗药,采摘花果作为日常饮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

“归静其抱一,知尚亦殊众。鹤驭来何方,寻君引余鞚。”最后,诗人以鹤驭的传说结尾,表达了对良常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良常的隐居生活超越了世俗的常规,充满了神秘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良常居士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吴克恭(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虞幼悦西郊草堂

因忆浣花杜陵老,使我不落怀成都。

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邵庵先生家本蜀,悦也草堂宜有圃。

圃成奉公以为乐,藉此名世何时无。

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

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

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

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

公在西郊草堂里,神交自是才情美。

江水娱人秋日晖,雅音萧条公老矣。

形式: 古风

秘书行送达秘监

天下学士聚鸿都,老氏藏室仙为徒。

汉有石渠更天禄,贞观人才颜与虞。

故事星躔木天壮,东壁神光如宝珠。

阁前芝草列五色,庆云湛露垂金铺。

三皇五帝在时事,蓬莱道家之所无。

近者委蛇行秘书,蜀人邵庵目力枯。

迄今一代论制作,先生合上明光趋。

二十龙头还最贵,三十豸冠名不孤。

扬历中外复多载,使预朝政恐所须。

窃当留中赞帝谟,奏列学者陈区区。

送酒况承光禄寺,进食何止步兵厨。

还思昼夜延青琐,莫问君王乞鉴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牛彦伊湖南宪副

数岁情亲托邻里,饮酒自放宁拘礼。

城中故旧四五人,与子不识何为喜。

前者较艺列春官,今者荐名登御史。

蒹葭苍苍白露盈,凤凰飘飘赤霄起。

衡山诸峰云气高,上有朱鸟飞嗷嗷。

洞庭扬波潇湘接,送子百丈江中艘。

芙蓉此时开满郊,绣衣握节巡江皋。

荆潭倡和得从事,长沙幕府待俊髦。

岂无他人我独劳,自古陈力还吾曹。

形式: 古风

送曹德昭入掾中台

孟秋高飙荡焱热,太白当头映佳月。

天地始肃禾乃登,长歌送君思激烈。

青骢马肥青刍秣,公子为郎亦材杰。

台端象贤重耳目,天边北斗司喉舌。

大夫抗礼丞相前,掾曹执法俱才贤。

栖乌在庭柏树古,元气旁礴云苍然。

鲁公葛藟方绵绵,金钟玉磬两在县。

快哉此行视京秩,清庙之瑟朱丝弦。

故人沦落江海边,为君一诵《秋水》篇,请君直上穷河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