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忆萝月》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首句“月圆能几”,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月之短暂的感慨。接着,“蚀与虾蟆矣”一句,点明了月亮被月食遮蔽的现象,暗喻人生的不完美和变化无常。“空说聚灰能止水”,运用了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试图改变不可控事物的愿望,但最终徒劳无功。“又被黑龙掀起”,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强大,暗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下半阙转而描写季节变换带来的景象:“繁霜白尽芦花,朔风吹彻胡笳。”霜雪覆盖芦苇,寒风凛冽,胡笳声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肃杀的氛围,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苦涩。最后,“除是天荒地老,不然此恨无涯”,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面对无常人生时的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对永恒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