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读传灯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象的融合。
首句“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以“拈花”为喻,暗示佛法的传承与延续,如同花朵的相继开放,展现出佛法的生生不息。接着,“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则以珠、水、线、针为象,寓意事物的本质与因果关系,珠虽珍贵却源于水中,线因针而得以缝合,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转化。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两句,通过蝴蝶与花朵、春天与草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蝴蝶与花朵相伴,春深时草木茂盛,都是生命活力的体现。
最后,“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轩窗敞开,空气清新,闲适地聆听洞穴中龙的吟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生命、自然与超脱境界的独到见解,充满了禅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