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粉飘零尽,我来邗上迟。
秋光闲引蝶,新竹翠于眉。
风月晴湖棹,文章太守祠。
五亭桥畔望,心事败荷知。
这首清代诗人江珍楹的《游平山堂》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历平山堂的景象。首句“金粉飘零尽”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眼前的景色。次句“我来邗上迟”表达了诗人对迟到此地的遗憾,可能暗含着对美景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光闲引蝶”描绘出秋日宁静的氛围,连蝴蝶也被这闲适的秋色所吸引。诗人的眼中,新竹青翠如画,仿佛能映入人的眉眼之间,展现出盎然生机。“风月晴湖棹”则写出了在晴朗的湖面上泛舟,享受着风月之趣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文章太守祠”点明了游览的目的地是为纪念文人雅士而建的祠堂,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最后,“五亭桥畔望,心事败荷知”以五亭桥边的败荷作为隐喻,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能是对人生无常或个人抱负未竟的感怀,只有败荷才能理解他的心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平山堂的秋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不详
雨止石渐乾,木落野愈旷。
长风驱云归,半天卷屏幛。
一径忽细纡,步窘骤难放。
行行登高原,了了见古圹。
断碑无岁年,何时此卜葬。
惯听樵斧声,久绝麦饭饷。
呼起冥漠君,告尔勿凄怆。
方今楚氛恶,驱人入烟瘴。
骸骨万里抛,妻子终岁望。
尔生当盛平,不见乱离状。
死获黄土埋,长眠幸无恙。
巍巍南面王,此乐亦不让。
我诗非谀墓,聊代鲍家唱。
归途闻怪啼,一鸮立树上。
岁暮萧条感索居,寻诗懒跨雪桥驴。
醉封乡外侯千户,穷送门前鬼一车。
何日归田平子赋,几行乞米鲁公书。
春风渐绿池塘草,魂断西堂梦醒初。
愤思击筑和荆卿,悲欲投诗赠屈平。
泪满一升难换酒,喙长三尺敢谈兵。
负嵎虎问谁能搏,赴壑蛇看不住行。
犹得青青几年鬓,那堪愁里听笳声。
石罅新栽竹数竿,草堂六月已生寒。
出帘香篆因风断,挂壁琴丝得雨宽。
偶一课儿亲笔砚,岂真厌客懒衣冠。
时人未识疏慵性,误作墙东避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