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夫惯与松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
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
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
待松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
不如笔栽墨培出,一笑何问人间大小年。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画松》描绘了一位画家与松树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句“老夫惯与松传神”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熟悉和亲近,仿佛能通过画笔传达松的精神。接下来的诗句“夹山倚涧将逼真”展现了松树的生动形象,仿佛它真的生长在山涧之间。
“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运用了比喻,将松树的枝叶比作青云的高盖,树皮如苍龙的鳞片,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而古老的韵味。诗人通过“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表达了自己与松树在创作中的忘我状态,仿佛是与松树在纸上共舞。
“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光影下的动态美,犹如蛟龙腾跃,充满力量。最后两句“待松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则流露出诗人对松树长寿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与松树相伴的缘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松为媒介,寓言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沈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芦叶传声拍拍鸣,画图传拍态如生。
琰从三姓邕从卓,自是人间父子情。
谁寄扁舟号隐沦,平沙浅濑入秋蘋。
钓竿却是功名具,渭水桐江古有人。
虚亭不碍秋,落叶直入座。
可人招不来,幽事如何作。
落日江光淡不流,平头舫子贴天游。
瘿尊酒尽三百斛,大醉来题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