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歌为李伯谦赋

先生重剑如自重,藏之深山不轻用。

宝匣夜开紫电飞,沧波晓淬龙光动。

干将湛卢不易求,英雄今古良悠悠。

鸿门舞散玉斗碎,吴宫鼓绝蛾眉愁。

铜花玉晕文章露,野人愿致华阴土。

佩之自可无邪心,袁公奇术何足数。

先生挥毫山馆中,光芒似欲争词锋。

白照晴空铺雪练,碧含秋水生芙蓉。

邀我一见神悽恻,坐叹毛锥老无策。

何当借我小试之,目前且断谗夫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郭钰的《古剑歌为李伯谦赋》以古剑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剑的神秘与英雄气概。诗中“先生重剑如自重”表达出剑主人对剑的珍视,而“宝匣夜开紫电飞,沧波晓淬龙光动”则描绘了剑出匣时的威势,犹如神物显灵。接下来,诗人提及干将、湛卢等名剑,强调它们的稀世难求,以及英雄与剑的不解之缘。

“鸿门舞散玉斗碎,吴宫鼓绝蛾眉愁”借古战场和美女的哀愁,进一步渲染剑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诗人又以“铜花玉晕文章露,野人愿致华阴土”表达对剑的赞美和渴望拥有之意,认为佩戴此剑能净化人心。

最后,诗人以“先生挥毫山馆中,光芒似欲争词锋”描绘李伯谦挥毫作诗的场景,剑光与文采相映成趣。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李伯谦才华的敬仰,希望能有机会借剑一试,以剑的锋芒压制流言蜚语。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剑的神韵,也寓言了人的才情,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和高雅文化的崇尚。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古桂树行

六月尘沙倦长道,却爱君家桂树好。

桂树未花意自香,暮云捲雨秋先到。

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

满壶美酒共倾倒,一洗烦襟静怀抱。

昔年夏屋高渠渠,秪今结茅自有馀。

兄弟白头俱孝友,高堂慈母多欢娱。

兵革未息民未苏,吾徒正合山岩居。

子弟长大宜读书,浮云富贵何有无。

桂树与人共长久,从此栽培更深厚。

万叶团阴烟雾间,孤标发秀风霜后。

半亩玲珑斜月透,翠光寒色浮衿袖。

八月花开我再来,君当剩贮千钟酒。

形式: 古风

和酬李宪文送茶

鳌山峭石攒碧空,物性苦硬气所钟。

野老锄云种茶荈,年深获利盛农功。

云蒸雾滃春濛濛,一枪两旂战东风。

采掇可以羞王公,西山白云将无同。

我家住近鳌山下,籴米买薪日无暇。

长夏饮水冬饮汤,风月交游足清话。

君年甚少甚潇洒,摘鲜分赠金同价。

已看雀舌堆满盘,况复骊珠动盈把。

读书窗深午烟微,竹炉石鼎生光辉。

玉川七碗吃不得,以少为贵知音稀。

君子浩荡不可羁,好追彩凤天门飞。

白玉堂前春昼永,承恩拜赐龙团归。

形式: 古风

寄周子谅

人世近年不可道,相逢但说沧洲好。

扫云放鹤招飞仙,冠屦烟霞任颠倒。

琥珀香倾白玉壶,珊瑚影拂红云岛。

洲前弱水知几重,跂余望之不能到。

沧洲美人玉无瑕,曳裾每在王侯家。

去年把钓桐江上,骊珠飞光照白沙。

野水平桥重回首,夕阳门掩松阴斜。

关西老子拂归袖,薄俗俯仰令人嗟。

我初去留谬长策,遂使诸生笑王式。

不论世事凋朱颜,一双老眼依然白。

五月抱病山居窄,展转空窗想颜色。

丈夫岂作儿女悲,情深不免伤离别。

形式: 古风

为李伯谦题蟠桃三熟图寿白沙叶巡检

瑶池春早群仙集,东方小儿吹玉笛。

酒酣携得蟠桃归,种向仙山人未识。

学仙之人写作图,风枝露叶青扶疏。

三实垂垂世所无,持赠将军欢有馀。

长歌愿祝将军寿,千岁蟠桃千岁酒。

将军自是山中人,好与蟠桃共长久。

丹鹤衔书昨日回,为报蟠桃花又开。

南极老人笑相待,稳驾虹桥归去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