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蓟门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侠义精神和坚韧不拔品质的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意志的向往。
首句“昆吾淬秋水,咄咄光逼人”以“昆吾”象征刚直不阿的侠士,通过“淬秋水”这一动作,强调了他们内心的纯净与坚定,同时“咄咄光逼人”描绘出他们光芒四射的形象,令人敬仰。
接着,“愿为饮血死,安能屈其身”,表达了侠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即使牺牲生命,也要保持尊严和正义。
“侠士以气抗,志士以气伸”进一步强调了侠义精神的力量,无论是面对强敌还是社会不公,侠士都以勇气和正气对抗,志士则以坚定的意志伸张正义。
“劲木能禦风,摇荡怜白云”运用自然界的形象,将侠士比作坚韧的树木,能够抵御狂风,即使在动荡中也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怜悯和爱护,体现了侠士的高尚情怀。
“长河与大海,水一流则分。河水可决塞,海水常浑沄。”最后两句通过对比长河与大海的不同特性,暗示了社会中的不同力量和现象。河水可以被人为控制,而海水则永远混沌不清,象征着社会中既有可控的力量,也有难以驾驭的复杂性。这既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侠士形象的塑造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正义和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赞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