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窗影修篁摇翠葆。墙阴幽径连芳草。
蓦地雨来荷叶闹。香更好。乱烟浮动红云岛。
稚柳千条丝袅袅。柳边宜着兰舟小。
世态纷纷何足校。收桂棹。呜呜且和渔家傲。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渔家傲》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夏日景象。开篇“窗影修篁摇翠葆”,通过窗影中修长的竹子轻轻摇曳,展现出清雅的环境。接着,“墙阴幽径连芳草”进一步描绘了墙下的小径蜿蜒通向一片青葱的草地,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
“蓦地雨来荷叶闹”是全诗的转折点,突如其来的雨使得荷叶显得热闹非凡,雨打荷叶的声音与清香交织,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香更好”一句,强调了雨后荷花香气更浓,令人陶醉。
下片转而描绘柳树和兰舟,"稚柳千条丝袅袅"形象地写出嫩柳随风轻摆的姿态,"柳边宜着兰舟小"则暗示了湖畔乘舟的惬意。最后,“世态纷纷何足校”表达了词人对纷扰世事的淡然态度,他选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宁静,不愿与世俗比较。“收桂棹。呜呜且和渔家傲”以悠扬的渔歌作结,表达了词人归隐之心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景致,寓情于景,流露出词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露洗璇穹青杳杳。年光红入滩头蓼。
翠盖撑烟吹半倒。霜信早。一奁寒影磨清晓。
早是轩扉尘不到。好山更与供登眺。
酒债渐多诗债少。翻水调。西风几叠渔家傲。
落日崇台寒力悄。登临恰似寻安道。
有竹何人能径造。吾不诮。相逢要遂掀髯笑。
双桧凌空龙夭矫。有知定讶人枯槁。
珍重岁寒冰雪操。君自宝。老夫但和渔家傲。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
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
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冰尽泉香云缥缈。韶华隐隐浮林杪。
酒在葫芦鱼在沼。清昼悄。好音时复来黄鸟。
管领风光心未老。衰颜却怕清波照。
有酒可斟鱼可钓。能事了。东风一曲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