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桃

东篱菊尽,遍园林败叶,满地寒荄。

露井平明,破香笼粉初开。

佳人共喜芳意,呵手剪、密插鸾钗。

无言有艳,不避繁霜,变作春媒。问武陵溪上谁栽。

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恰似凝酥衬玉,点缀装裁。

东君自是为主,先暖信、律管飞灰。

从今雪里,第一番花,休话江梅。

形式: 词牌: 十月桃

翻译

菊花凋零,园林处处落叶满地,寒草凄凉。
清晨露水打湿井台,芬芳的花朵开始绽放。
美人一同欢喜,亲手呵着手,把菊花密密插在发钗。
无声的美,不畏严寒,化作春天的使者。询问这溪边是谁种植的。
交付给南园,让它装饰舞台。仿佛酥油冻在白玉上,增添美感。
春神东君主宰,先让律管中的灰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从今往后,即使雪中,也不要再提江梅的早开。

注释

东篱:代指诗人自家的篱笆,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败叶:凋落的树叶。
寒荄:寒冷季节里的草根。
露井:沾有露水的井台。
呵手:用手呵气取暖。
鸾钗:华丽的发钗,象征女子的美丽。
春媒:春天的使者,比喻花卉。
武陵溪:虚构的地方,可能暗指桃花源。
舞榭歌台:歌舞场所,代指繁华景象。
凝酥:形容冰雪融化后的状态,如酥油般细腻。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律管飞灰:律管中的灰烬,古人以律管定时节,此处指春回大地。
江梅:梅花,因其在冬季开放,故称江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园林景象,菊花已经凋谢,大地上散落着枯叶和冷冽的荆棘。然而,在这宁静而略显萧瑟的环境中,细雨如丝,露水涵养着井水,使得刚开放的花朵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诗人通过对佳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喜悦和赏析。佳人轻手剪枝,将花朵密集插入发间,与其形影相宜,如同精美的玉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感悟。

在后半段,诗人提问谁在武陵溪畔栽培了这些花草,并将它们分发至南园的舞榭歌台。这里的景象,如同精致的绣工点缀着玉白色的凝酥(一种类似奶油的甜品),每一笔都恰到好处。

最后,诗人指出东君(可能指代指春天或某位园主)是这一切美景的主人。春天即将来临,先暖和了信使,律管(古代乐器)也开始飞扬尘灰。在这初冬的雪中,第一批花朵已经绽放,不必再提及江边的梅花。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佳人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梅/十月桃

千林凋尽,一阳未报,已绽南枝。

独对霜天,冒寒先占花期。

清香映月浮动,临浅水、疏影斜敧。

孤标不似,绿李夭桃,取次成蹊。纵寿阳、妆脸偏宜。

应未笑、天然雅态冰肌。寄语高楼,凭栏羌管休吹。

东君自是为主,调鼎鼐、终付他时。

从今点缀,百草千花,须待春归。

形式: 词牌: 十月桃

卜算子

欲把愁分付。

形式: 押[遇]韵

卜算子

我有一枝花,斟我些儿酒。

唯愿花心似我心,岁岁长相守。

满满泛金杯,重把花来嗅。

不愿花枝在我旁,付与他人手。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

烟髻绾层巅,云叶生寒树。

斜日行人窈窕村,愁阵纵横处。

细细写蛮笺,道寄相思语。

会倩春风展柳眉,回马章台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