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谣

长淮绿如苔,飞下桐柏山。

黄河忽西来,乱泻长淮间。

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

惊起无支祁,腥涎沃铁锁。

两雄斗不死,大声吼乾坤。

震撼山岳骨,磨荡日月魂。

黄河无停时,淮亦流不息。

东风吹海波,万里涌秋色。

秋色不可扫,青烟映芦花。

白鸟亦四五,长鸣下汀沙。

黄灵奠四渎,各剖盘古髓。

千载今合流,神理胡乃尔。

渔翁一鬓霜,扁舟依古树。

隔浦欲扣之,翩然淩波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黄河谣》描绘了黄河与淮河交汇的壮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神话传说。诗中以“长淮绿如苔”开篇,形象地写出淮河的碧绿宁静,随后通过“飞下桐柏山”和“黄河忽西来”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诗人运用“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等生动比喻,描绘了黄河水势汹涌,冲击淮河的画面。

接着,诗人引入了古代神话中的水怪无支祁,它被黄河的狂澜惊醒,口中腥涎喷溅,象征着两水相争的激烈。接下来的诗句“两雄斗不死”至“神理胡乃尔”进一步渲染了这场水神之战的壮观与神秘,展现出自然之力的震撼。

最后,诗人以渔翁和扁舟为视角,增添了人间烟火气,又通过“隔浦欲扣之,翩然淩波去”的描写,暗示黄河与淮河的融合是天地神理的安排,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黄河谣》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黄河与淮河交汇处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91)

陈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字:刚中
  • 号:勿庵
  • 籍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
  • 生卒年:1259 — 1309

相关古诗词

清河口

百年南北战尘昏,只指长淮作塞垣。

今日清河河上水,天教洗眼看中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邳州

沂水碧潺潺,汀沙白鸟閒。

林边郯子国,烟际峄阳山。

茅屋秋先破,荒城夜不关。

烹鱼呼浊酒,一笑夕阳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圯桥

履印青苔迹未消,一编径佐圣明朝。

祖龙流毒如洪水,济尽生灵是此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白门

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

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