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五月雨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注释

平芜:草木丛生之旷野。
断红:一作“断虹”。
费得炉烟无数: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炉烟,指炉火。

鉴赏

这首明代陈子龙的《谒金门·五月雨》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雨后的小景。"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以莺鸟的鸣叫和稀疏的雨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远望原野上空无一人,只有零星的落花点缀在翠绿的树木间,显得孤独而寂寥。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暗示着雨后的微凉,即使炉火也无法驱散,增添了清冷的感觉。最后两句"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视线转向西楼,发现花影在夕阳下摇曳,仿佛在逗弄晴空,催促天色向傍晚过渡。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哀愁和时光流转的感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夜泊

此地知何处,扁舟系小亭。

孤村低卧水,野屋大于瓶。

却少犁锄乐,尚余锋镝腥。

白头万里客,仰愧老人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缺题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形式: 古风

闺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月牙岩

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

岩头黄乌栖高枝,一声啼破千山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