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三十一)

正月十四十五,双径椎锣打鼓。

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翻译

正月十四和十五,两条小路锣鼓喧天。
要想理解祖先的意愿从西方而来,只需观察乡村的歌舞表演。

注释

正月十四: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第十四天。
十五: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
双径:两条小路。
椎锣:敲击的小锣。
打鼓:击鼓庆祝。
祖意:祖先的意愿或传统习俗。
西来:可能指外来文化或历史影响。
看取:观看。
村歌社舞:乡村的集体歌舞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乡村在正月十四、十五日的热闹景象。"双径椎锣打鼓"生动地展现了村民们敲锣打鼓的盛况,可能是庆祝节日或祭祀活动。"要识祖意西来"暗示着这些活动可能与祖先崇拜或者传统文化有关,村民们通过歌舞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民俗风情的乡村生活写照,体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和谐与欢乐。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二十八)

今朝九月初五,天色半晴半雨。

衲僧鼻孔眼睛,切忌和泥合土。

惺惺直是惺惺,灵利不妨灵利。

等闲问著十人,五双不知落处。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二十六)

超然居士设粥,供养一堂龙象。

吃了挂起钵盂,好个西来榜样。

形式: 偈颂

自题诗集

新集刍荛六百篇,冥搜疑到不还天。

多惭未得骚人旨,虚役身心五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延福寺

倚槛寒松偃,连云一径横。

就中图不得,窗户入江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