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遇乡人闻得曾孙喜而有作(其一)

人报丹山又一雏,客途尊酒足欢娱。

传家敢谓多阴德,对镜无烦镊白须。

归去庭前添玉树,閒来掌上弄明珠。

郑公事业吾惭比,旧笏惟应付阿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在京口遇到同乡,得知自己曾孙的消息后所作。诗中洋溢着喜悦与自豪之情。

首联“人报丹山又一雏,客途尊酒足欢娱。”写出了听到好消息时的喜悦心情。丹山之雏,比喻新生的曾孙,如同丹山之鸟,充满生机与希望。客途尊酒,指在旅途中与友人共饮,庆祝这一喜讯,表达了诗人与同乡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欢愉。

颔联“传家敢谓多阴德,对镜无烦镊白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传承的自豪感。他不认为自己的德行有多深,但能有这样的后代,足以证明家族的福泽。对着镜子,他也不需要烦恼去镊掉白发,因为这代表着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是家族延续的象征。

颈联“归去庭前添玉树,闲来掌上弄明珠。”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的幸福与和谐。玉树喻指优秀的后代,明珠则是珍贵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家庭成员的期待与珍视。归去庭前添玉树,意味着家中将增添新的光彩;闲来掌上弄明珠,则是形容在闲暇时光里,与孩子们相处的温馨场景。

尾联“郑公事业吾惭比,旧笏惟应付阿谟。”以郑公自比,表达了对郑公事业的敬仰,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成就无法与之相比。旧笏,古代官员的笏板,这里指代过去的功绩或职位。付阿谟,意为交给子孙,体现了对家族未来的责任感和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自豪、对后辈的期待以及对过往成就的谦逊态度,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温情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口遇乡人闻得曾孙喜而有作(其二)

偶逢乡曲话寒暄,报道兰阶雨露繁。

林下旧游归一老,眼前新喜见曾孙。

公卿知已惭先德,清白惟应遗后昆。

囊底赐金供具足,閒情宁复问田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答冯佩之用前韵

高阁小车真渴望,迎门一笑正新年。

聚星光烛稽山下,会老堂开汝水边。

弄月吟风偿宿债,投桃报李续残编。

吾侪真率无兼味,却怪何曾食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喜晴仍用前韵柬佩之

岁暮还家频苦雨,今朝忽霁喜占年。

阳回泰运开天上,风送春声到耳边。

知己漫成怡老会,养生方学悟真篇。

晚来聊试登山屐,踏破青苔满路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佩之约会牛屯山庄雨不克赴辱诗见贶依韵答之

夜床欹枕到天明,客闷重随旧雨生。

鸡黍真惭千里约,松楸未慰十年情。

山中云满孤持赠,海上鸥閒迟结盟。

明日携琴候萝径,已占钟鼓报新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