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二十五)

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

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二十五)》由魏晋时期的诗人阮籍所作。阮籍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以古代神话人物夏后氏和夸父的形象,象征着历史与英雄的过往,隐喻着人类追求理想与永不停歇的精神。接着,“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暗示着世间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包括个人的命运和宇宙的运行规律。

“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凤凰的鸣叫象征着吉祥与和谐,伶伦作为古代音乐家,其演奏则代表了艺术与美的展现。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则转而探讨了人与自然、艺术之间的关系,王子对箫管的喜爱,象征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渴望,这种追求是永恒的,跨越世代。

最后,“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信念与情感。青鸟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传递消息或爱情的使者,这里用青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愿望与情感,即使外界无法直接看见,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青鸟一般,明亮而清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阮籍对生命、自然、艺术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98)

阮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 字:嗣宗
  •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 生卒年:210~263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二十六)

鸴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扶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其二十七)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

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

青云蔽前庭,素琴悽我心。

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其二十八)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

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咏怀(其二十九)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