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寺洗足

肩舆苦顿撼,步入山间路。

崎岖历荆榛,砂砾窘芒屦。

披云造萧寺,弛担日已暮。

僧房急解袜,一洗尘泥污。

瓦盘深及膝,汤暖得频注。

须臾和气达,凛凛毛发竖。

翛然入无何,醉梦宁知处。

此生事奔走,早晏失期度。

念兹顷刻闲,百日不一遇。

啖蔗入佳境,钟响忽予寤。

蒲团赴微火,默坐聊箕踞。

明朝尘沙黄,莫忆少陵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香严寺途中与到达后的经历,以及在寺庙中洗脚的体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寺庙环境的清幽,以及洗脚后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首句“肩舆苦顿撼,步入山间路”,开篇即描绘了诗人乘坐的轿子在崎岖山路上颠簸的情景,暗示了旅程的艰难。接着“崎岖历荆榛,砂砾窘芒屦”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险峻与不平,行走的困难。

“披云造萧寺,弛担日已暮”描述了诗人穿过云雾,终于到达了香严寺,卸下负担,天色已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僧房急解袜,一洗尘泥污”表现了诗人进入僧房后,迅速脱去鞋子,洗净尘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瓦盘深及膝,汤暖得频注”描绘了洗脚时的场景,瓦盆深至膝盖,热水温暖且不断注入,让人感受到身心的舒缓与放松。“须臾和气达,凛凛毛发竖”则写出了洗脚后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仿佛有一股暖流贯穿全身,令人精神振奋。

“翛然入无何,醉梦宁知处”形容诗人仿佛进入了超脱世俗的境界,如同醉酒般忘却了自我,不知身在何处,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此生事奔走,早晏失期度”感叹于日常生活的忙碌与匆忙,时间流逝之快,难以把握。

“念兹顷刻闲,百日不一遇”表达了对短暂宁静时光的珍惜,认为这样的时刻难得一见。“啖蔗入佳境,钟响忽予寤”以吃糖为喻,说明短暂的快乐如同佳境,但很快就被现实唤醒。“蒲团赴微火,默坐聊箕踞”描绘了诗人静坐冥想的场景,借助微火的温暖,保持沉默,以放松身心。

最后,“明朝尘沙黄,莫忆少陵句”预示着第二天将回归繁忙的生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怀念此刻的宁静,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旅途的艰辛到寺庙的宁静,再到洗脚后的身心放松,最终回归现实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寺早梅三首(其一)

竹篱茅舍近前溪,烟淡风微月上迟。

认得暗香来去处,夜寒无路觅横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寺早梅三首(其二)

冰雪情怀未遽开,芝兰风味已先回。

故人隔岁无因见,一夜月明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寺早梅三首(其三)

丹萼犹含绰约肌,水边篱落雪晴时。

此间妙得无言意,只有西湖处士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又题山寺二首(其一)

云间初日惨无光,天外归鸿岂恋行。

短景去人如掣电,不应留滞野梅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