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吴子珍(其一)

人生山海别,日夕念所亲。

君子忽沦亡,然疑已悲辛。

既信祗野哭,逆旅岂寝门。

寒雨鲜春气,黯黯太空云。

高堂多白发,寡妇犹青春。

稚子未毁齿,无术赎君身。

长安有何恋,闻见皆伤神。

忧来多狎游,醉饱铄精魂。

我今结习尽,牙琴不复陈。

著书真旒赘,子毋惜遗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谭廷献的《哭吴子珍(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亡友吴子珍深深的哀悼之情。诗中,诗人感叹人生的离别无常,日夕思念亡故的挚友,感觉如同山海相隔,内心悲痛不已。他想象吴子珍的灵魂在野外哭泣,而非安息于家中,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春天寒雨中的景象,天空乌云密布,象征着内心的阴霾。他感慨高堂上的老人满头白发,而年轻的寡妇却正值青春,生活却失去了依靠。孩子尚小,无法理解父亲的离世,这更增添了诗人的悲痛。诗人自责自己沉迷于游乐,借酒浇愁,消耗了精神。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不再弹奏牙琴以抒发情感,认为写作已无意义,只是累赘。他劝慰吴子珍不必在意自己的遗文,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19)

谭廷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吴子珍(其二)

我昔长安归,秋风吊袁生。

袁吴为中表,各负侠少名。

我谓子记室,亦呼袁骑兵。

袁死子已孤,子死我益惊。

生死凡夫中,苍苍有权衡。

但惜二十年,苦为名教争。

推移我岭外,肝腑摧已平。

军中周伯子,勿乃犹硁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哭吴子珍(其三)

故乡忽残毁,群盗横戈矛。

刀光满城市,火云复浮浮。

两家老弱在,仓卒将谁投。

子家我在远,我家子已休。

结客虽云多,缓急孰与谋。

重足待消息,奔命还吾州。

羡子入下泉,亡知当亡忧。

不能为国殇,七尺真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建宁试院送杨晋熙广文丈归杭州

北来云气纷如墨,一春灵雨春无色。

雷殷空山草木仆,饥禽塌翅危巢侧。

殊方客子悲余春,消息乡闾不忍闻。

昆冈玉石有余望,握手相看各苦辛。

贼去仓黄问家室,千里归人气萧瑟。

我有高堂胡不归,口不能言但凄怵。

中流失船冯一壶,赤手救火空奋呼。

书生乃尔等木石,艰危到此还歭䠧。

先生意气吾乡里,同客天涯异行止。

风鸣万竹仙霞关,晴见双台富春水。

营门笳鼓任喧阗,补被孤征路如砥。

再拜乞君谂吾母,未暇闺房念妻子。

去作人间丁令威,人民城郭是耶非。

魂梦相随度岭去,杜宇声中泪满衣。

形式: 古风

符雪樵先生挽诗

满径蓬蒿泪雨殷,故人忍再叩松关。

流传文字真知少,阅历甘辛死日闲。

浩浩惊风吹积水,萧萧群木下空山。

如何千里江乡路,祇见翩翻白旐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