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王孙》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无奈。
“落红散乱柳飞棉”,开篇即以“落红”和“柳飞棉”两幅画面,勾勒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落红,指的是凋零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柳飞棉,则是柳絮随风飘扬,寓意着轻盈而短暂的美好时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主题。
“斜倚疏棂眼倦看”,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自己斜靠在窗棂旁,疲惫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这里的“眼倦看”不仅表达了视觉上的疲劳,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疲惫与无力感。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面对如此美丽的春景,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慰藉和快乐。
“辜负莺花春一年”,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光的惋惜之情。莺花,指的是春天的鸟鸣和花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自责于未能充分利用这美好的一年春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最后两句情感更加深沉。诗人将内心的愁绪寄托给了杜鹃鸟,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哀怨的形象。通过“怨天天”,诗人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不满和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整个句子充满了对生活琐碎烦恼的厌倦和对美好时光不可追回的遗憾。
整体而言,《忆王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愁绪的倾诉与寄托,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