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上方

嵯峨楼观青山头,昔曾避暑离宫游。

吴王旌旆堕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

谁听白纻歌声接,细扑飞尘石榴叶。

银烛吹灰别泪残,夜半虚廊响行屧。

美人何处凝娇魂,五色定化蝴蝶翻。

几人深闺有馀怨,当昼巨栎号惊猿。

千年惟见春风在,绿草虽存颜色改。

寂寞栏干绕断肠,满径寒香不堪采。

朝云为我光徘徊,须臾径入姑苏台。

遗踪灭迹竟难望,叶落空林归鸟哀。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峻的楼阁立于青山之巅,昔日曾在此避暑游览皇家宫殿。
吴王的旗帜消失在遥远的天空,如今古木依然,秋意盎然。
谁还能听见当年的白纻歌声,轻风吹过,石榴叶上尘埃纷飞。
银烛燃烧,灰烬中残留着离别的泪水,深夜长廊回荡着脚步声。
美人何处,她的倩影凝结成蝴蝶,翩翩起舞。
深闺中又有多少人怀有幽怨,白天巨树下,猿猴惊叫。
千年的时光只留下春风,绿色的草木虽在,颜色却已改变。
寂寞的栏杆令人肝肠寸断,冷香满径,无人采摘。
朝云为我闪烁,片刻间飘入姑苏台的梦境。
遗迹消失,难以追寻,落叶空林,归鸟哀鸣。

注释

嵯峨:高峻。
楼观:楼阁。
避暑:避暑胜地。
离宫:古代皇宫。
旌旆:旗帜。
冥漠:遥远天空。
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歌声接:歌声相连。
银烛:银色蜡烛。
别泪:离别之泪。
行屧:行走的脚步声。
凝娇魂:凝聚美丽的灵魂。
化蝴蝶:化作蝴蝶。
深闺:深宅大院。
馀怨:剩余的怨念。
巨栎:大树。
春风:春天的风。
颜色改:颜色褪去。
栏干:栏杆。
断肠:心碎。
不堪采:无人采摘。
光徘徊:闪烁不定。
姑苏台:古代苏州的名胜。
遗踪:遗留的痕迹。
灭迹:消失。
归鸟哀:归鸟悲鸣。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周弼的《灵岩上方》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嵯峨楼观青山头”展现了灵岩上方高耸的楼阁矗立于青翠山巅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庄重与宁静。次句“昔曾避暑离宫游”则暗示了此处曾是古代帝王的避暑行宫,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吴王旌旆堕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描绘了昔日吴王的旗帜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秋意盎然,清风拂过,更显凄凉。诗人通过“白纻歌声接”和“飞尘石榴叶”描绘了昔日宫廷生活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寂静与落寞。

“银烛吹灰别泪残,夜半虚廊响行屧”写夜晚的寂静,只剩烛火微弱的光芒和偶尔的脚步声,透出深深的孤独与哀伤。诗人借“美人何处凝娇魂”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五色定化蝴蝶翻”运用象征手法,暗示美人的芳魂已化作蝴蝶,飘散无踪,而“深闺有馀怨”则揭示了宫中女子的哀怨之情。最后,“千年惟见春风在”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只有春风依旧,而人事已非,“寂寞栏干绕断肠”和“满径寒香不堪采”则以景结情,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寂寥。

整首诗以灵岩上方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过往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牡丹

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

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舂土筛泥绕画栏,石甃方坛净如扫。

当头第一带鞓红,腻紫娇黄别作丛。

盘盂擎出最迎日,碧玉万片藏春风。

宝叶丝丝带缕金,锦斑酒晕间攒心。

翻腾栀茜乱朱粉,样各数名分浅深。

低树犹高五六尺,花重刚枝反无力。

迥出层阴转耐看,始悟年深有真色。

晚添细雪来相簇,露醒香魂冷方浴。

倚柱黄昏眼倍明,顿觉夜阑须秉烛。

洛水芳林应更多,不禁飞雨洗铜驼。

酥煎送酒有人在,草没故园无柰何。

莫对馀春起叹嗟,最难保守是繁华。

君看南渡百年内,看到子孙能几家。

形式: 古风

陆羽泉

拟酌松根泉,先酹松下土。

瓯牺副都篮,拾薪自煎煮。

一杯复一杯,并酌连四五。

寄谢山中人,腹痛不累汝。

形式: 古风

建宁浦城李频行祠

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炉忽动吹寒灰,浦城环翠阴风来。

岭头顽石尽能走,涧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啸野,六玄虬兮四骊马。

想须吟绕碧草亭,举手高翻白云写。

峰为文通名梦笔,杨公书堂曾散帙。

丽月鲜霞付与谁,烟墅有人还筑室。

田父何所祈,赠尔青麰黑桑椹。

里儒何所求,赠尔黄粮布囊枕。

万岁兮千秋,既往兮复留。抽兰心,拆椒口。

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

只用秦原妙绝词,传入神弦荐春酒。

形式: 古风

金坛观

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

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

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

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