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送杜松江先生之岷州肃藩教授》。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岷州的场景,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旅途的关切。
首联“不识岷州远,千峰费马蹄”,开篇即点出岷州的遥远与险峻,通过“千峰”和“费马蹄”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此行的担忧。
颔联“滥觞江水小,分首陇山低”,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景色。江水虽小,却孕育了生命之源;陇山虽低,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微小却重要的经历的感慨。
颈联“雪含盘古始,路尽坎方倪”,将视线转向更深层次的历史与自然的融合。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仿佛是天地初开时的痕迹,而“路尽坎方倪”则暗示了旅途的尽头,但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有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
尾联“王门裾曳乐,应忘在天西”,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想象友人在王门之下的快乐,似乎忘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