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
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莫言秋色无多巧,净洗清光也费工。
老子病来浑不饮,如何频报绿尊空。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图景,诗人与朋友相聚饮酒,共同赏析这千古难逢的美好时光。首句“几年今夕一番逢”表达了难得的偶遇,而“千古何人此兴同”则是对这种美好时刻的向往和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通过对比手法,将宴饮之乐比作天上的景致,使得诗意更加高远。其中,“酒入银河”象征着醉人的心境仿佛融入了清澈的月光之中,而“笛吹玉桂树梢风”则是通过音乐来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秋色不需多巧装饰的赞美之情。秋天本身就已经很美,不需要过多的人为雕琢。这一点在“莫言秋色无多巧,净洗清光也费工”两句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诗人提及自己因病不能饮酒,只能空对着绿色的酒杯。这不仅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也是对朋友们愉快宴饮场景的无奈相望。通过“老子病来浑不饮,如何频报绿尊空”这两句,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
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
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欲遣清风扫乱云,先将一雨净游尘。
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
照却八方还剩在,看来千古许清新。
不眠不惜明朝补,报答孤光醉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