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六十六)董仲舒

汉有孝廉举,谁知发自舒。

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汉代实行孝廉选拔制度,谁知道这最初源于何处。
令人叹息的是,他完成了三次策略后,竟然离开去辅佐江都王。

注释

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以孝顺父母、品行廉洁为标准。
举:选拔,指被推举参加官职的选拔。
谁知:出乎意料,表示对起源的惊讶或不为人知。
舒:这里可能指舒县,古代地名,与孝廉制度的起源有关。
可怜:此处表示惋惜,而非可怜之意。
三策:指多次策略或计谋,这里可能指政治上的决策或计划。
罢:结束,完成。
相江都:辅佐江都王,担任江都王的辅政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六十六首,以董仲舒为例,探讨孝道与仕途的关系。诗中提到汉代的孝廉制度,孝廉是通过地方推荐孝顺且有才能的人为官,而董仲舒以他的学问和孝行被选中。然而,他在完成三次对策(可能是朝廷考试或对策论)后,并没有留在京城,而是选择了离开,回到江都(今江苏扬州)。

诗中“谁知发自舒”表达了对董仲舒孝廉出身的惊叹,而“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则流露出对他放弃京城高位,选择回归故里的惋惜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董仲舒的孝行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孝道责任之间的微妙平衡。

收录诗词(300)

林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五八)谢朏

直以父名戏,其为君命同。

朏能礼自处,似是胜超宗。

形式: 五言绝句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四)微子

岂计身封宋,祗愁祀绝殷。

不惟称克孝,亦自有三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一一)窦章

蔬食可堪贫,勤哉孝养亲。

蓬莱知不远,应是著斯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十一)蓼莪孝子

莫遂终养志,难酬罔极恩。

哀哀父母句,肠断不堪闻。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