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宋使君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

位高空倚命,诗妙古无人。

有感禾争熟,无私吏尽贫。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才华横溢如折桂,分担忧患似春风。
地位高处倚天命,诗歌精妙古来无双。
感慨田野稻谷争相成熟,公正无私官员皆贫苦。
若我这乡野之人有幸,定能亲睹治国大权。

注释

折桂:比喻人才出众。
文如锦:文章华美如锦绣。
分忧:分担忧虑。
力若春:力量如同春天般温暖。
位高:地位崇高。
空倚命:依靠天命。
诗妙:诗歌精妙。
古无人:自古以来无人能及。
有感:有所感触。
禾争熟:稻谷争相成熟。
无私:不偏私。
吏尽贫:官员大多清贫。
野人:乡野之人。
有幸:有幸能亲眼目睹。
陶钧:比喻治理国家的大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的卓越品质和深受民众敬仰的场景。开篇“折桂文如锦”表明诗人以高超的文学才华,像折下桂枝一样自然而出,文采斐然,如同精美的织锦。紧接着“分忧力若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担负国家忧患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力量和温润如春风的恩惠。

“位高空倚命”一句,透露出诗人的高贵地位,但这并非是他个人追求,而是自然而然的命运安排。接下来的“诗妙古无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下几句“有感禾争熟,无私吏尽贫”描绘了一位清廉之官,不仅对民情感同身受,甚至在农业上也能促使谷物早日成熟;同时,这位官员还能公正无私地处理国事,至于贫困之境。接着,“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中清廉官吏的向往,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有机会亲眼目睹这样的典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和深情表达,颂扬了一位德才兼备、民心所向的理想人物。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上杭州令狐使君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

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新定宋使君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

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缙云段使君

清畏人知人尽知,缙云三载得宣尼。

活民刀尺虽无象,出世文章岂有师。

朮气芝香粘瓮榼,云痕翠点满旌旗。

今朝暂到金台上,颇觉心如太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