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首句“僧屋数椽巢木末”,以僧舍隐于高树之颠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风烟日与翠俱浮”一句,将山林中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风与烟在翠绿之中飘浮,赋予画面以动态感。
“自无俗物败人意,况有春江拍岸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纯净与和谐,没有世俗的干扰,只有春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美好。接下来,“艇子得鱼归别浦,凫雏傍母睡芳洲。”描绘了江边渔民捕鱼归来和小鸭依偎母亲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
最后,“夜晴兔月摩云角,翻作广寒宫殿秋。”以夜空中的明月和兔子的形象,以及它们与云角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仙境般的秋季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