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情

吁别离之苦兮,苍梧之野春草青,黄陵庙前春水生。

日暮湘裙动轻翠,玉树亭亭染红泪。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何物谓之别离情,肝肠剥剥如铜声。

不如斫其竹,剪其草,免使人生谓情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别离情》由元代诗人贯云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别离之痛的深刻与复杂。

诗的开篇“吁别离之苦兮”,直接点明了主题——别离之苦。接下来的“苍梧之野春草青,黄陵庙前春水生”两句,以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反衬出别离的哀伤,春草青青、春水潺潺,却无法冲淡离别的愁绪。日暮时分,湘裙轻摆,玉树亭亭,红泪染衣,这些细节描绘了别离时的凄美景象,将人物情感推向高潮。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引用历史典故,将个人的别离之情与历史上的悲剧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悲壮色彩。虞姬的泣诉,楚歌的终结,都象征着英雄末路、佳人离散的无奈与悲凉。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佳人与英雄的别离,剑血洒落,却未能改变草色依旧碧绿的命运,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别离的永恒。

最后,“何物谓之别离情,肝肠剥剥如铜声。不如斫其竹,剪其草,免使人生谓情老。”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别离之痛的深刻思考。他建议通过斩断竹子、剪除杂草来避免情感的老化,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面对和处理别离带来的痛苦,寻求心灵的解脱之道。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人物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描绘了别离之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5)

贯云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 字:浮岑
  • 号:成斋
  • 生卒年:1286~1324

相关古诗词

芦花被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江感

澄净秋江一舸轻,不堪踪迹乐平生。

西风两鬓山河在,落日满船鸿雁声。

村酒尚存黄阁醉,短檠犹照玉关情。

料应今夜怀乡梦,残月萧萧月二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一庵

茅栋萧萧水石间,放怀终日对林峦。

梦回不觉丹临砌,吟罢始知身倚阑。

药碓夜舂云母急,石瓶秋迸井花寒。

群鱼亦得逍遥乐,何用机心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神州寄友

沧海茫茫叙远音,何人不发故乡吟。

十年故旧三生梦,万里乾坤一寸心。

秋水夜看灯下剑,春风时鼓壁间琴。

迩来自愧头尤黑,赢得人呼小翰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