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其二)

诗人胸次倒磊块,试浇之酒将何如。

作诗不压林逋倒,正恐湖山亦厌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诗人心中积聚着深沉的情感,试着用酒来浇灌,会怎么样呢。
我写诗不模仿林逋的风格,只怕连湖光山色也会感到厌倦我的作品。

注释

胸次:内心深处,情感积累的地方。
倒磊块:比喻心中郁结的情绪。
压:模仿,超越。
林逋:宋代诗人,以隐逸著称。
厌余:厌倦剩余,此处指担心过多而引起反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方岳创作的,收录在他的《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中。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意趣。

“诗人胸次倒磊块”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描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如同山石一般坚实而丰富。这里的“胸次”,指的是内心的才情;“磊块”,比喻着诗人的文学才能和思想感情之丰沛。

紧接着,“试浇之酒将何如”一句,则是用试饮美酒来形容诗人对待自己的作品或创作态度,似乎在询问这样的才华如何去发挥和享受。这里的“试浇”,意味着尝试性质,而“之酒”,则象征着高雅而纯正的文学创作。

下一联“作诗不压林逋倒”是对自我文学才能的肯定,表明自己的作品并未受到宋代诗人林逋的影响或压制。林逋以清新脱俗著称,而方岳此处强调的是自己在文学上的独立性和独特风格。

最后,“正恐湖山亦厌余”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敬畏之心,担忧即便是大自然的美景也可能会因为过分接触而产生审美疲劳。这里的“湖山”,象征着广阔无垠、不尽的自然美,而“厌余”则表达了一种对艺术和生活的高标准追求。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意象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陶倅母夫人挽诗

戴君手持黄卿辞,邀我为作陶母诗。

妇言妇德不出梱,纵有令则何繇知。

昆山生玉草木润,欲识其母观其儿。

一经科目摘髭易,五丈夫子皆瑰奇。

黄卿与世少谐可,老笔为写青琉璃。

嘅予一读恍如洗,酸风凄断漳淮湄。

往年将父问里舍,病痱中道惊相持。

秋山黯惨过县尹,取急欲谒谁何医。

天方罪予不孝子,行未半驿翁阽危。

云崩日落竟千古,永始此路行无期。

尔时县尹有母遗,鲐背儿齿当期颐。

潘舆佳日访桃李,一舍而迎聊遨嬉。

人间仅仅几寒暑,亦已奔月归何时。

暮云春树渺千里,同一哀痛难平治。

此诗莫遣挽郎读,天荒地老松风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宿珠溪

一钱不直管城子,万事称好孔方兄。

山房自做松风梦,星斗阑干霜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史监丞

云卧空山抱月明,不将此手揖公卿。

诗狂肯换五花马,酒兴径乘双玉瓶。

老子胸吞云梦泽,夜寒笔捲雪涛声。

三生杜牧能容否,醉眼何妨一笑横。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陈国录

秋宵一何长,客梦一何短。

坐为识丁累,弹铗落孤馆。

所思渺寒江,苦惜会面罕。

岂无相携人,情话谁与款。

昔为爨下桐,今为沟中断。

江风摇青灯,几砚尘欲满。

不惯事典签,与子书亦懒。

传闻教辟雍,如乐得嶰管。

诸生声利尘,颇欲一湔浣。

何时夜雨床,共话晴云碗。

形式: 古风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