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游纱帽岩”为题,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山岩时的独特感受与想象。
首句“书报山灵竖一衔”,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灵人格化,仿佛山灵在收到邀请后,特意竖起一根羽毛作为迎接的标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邀请的庄重与期待。
次句“来游何必卸朝衫”,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礼节的反思。他提出,前来游玩不必拘泥于官场的繁文缛节,不必脱下官服,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在、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着,“如今山也贪簪冕”,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山岩拟人化,赋予其追求权贵的心理,形象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名利的现象。山岩原本是自然之物,却因“新样乌纱罩作岩”,即被人为地装饰上象征权力的乌纱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异化,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中既有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