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日山

洗光朝日上旋旋,瑞色分临此地先。

门迥帆收江市密,山深龙卧海潭圆。

静然柏子听幽偈,閒立苔痕问小禅。

莫讶潮平归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诗《游日山》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日山的所见所感。首句“洗光朝日上旋旋”,形象地写出了朝阳升起时的明亮景象,仿佛是经过洗礼般清新。次句“瑞色分临此地先”则暗示了日山的神圣或吉祥之气。

“门迥帆收江市密”描绘了远处江面帆影稀疏,市井繁华,与山中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出日山的幽深和远离尘嚣的特点。“山深龙卧海潭圆”运用了龙潭的典故,形容山势险峻,潭水如镜,宛如龙眠其中,富有神秘色彩。

“静然柏子听幽偈,閒立苔痕问小禅”两句,诗人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聆听松柏间的禅语,闲适地站在青苔斑驳的石阶上,与小禅僧交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领悟。

最后,“莫讶潮平归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历的留恋,虽然潮水平缓,天色已晚,但诗人并不急于归去,因为这样的山水之游他已经持续了三年,足见其喜爱和投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山的美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意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

郭三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嘉兴(今属浙江)人,北宋诗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元符元年(一○九八),知仙居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徽宗重和二年(一一一九),为吏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为给事中,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五)。出知洪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改潭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卒(同上书卷一七)

  • 字:慎求
  • 籍贯:常州(今属江苏)
  • 生卒年:?~一一二八

相关古诗词

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护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

形式: 古风

题广度院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

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

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

高僧日无事,种朮畦亩阔。

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

吾欲访长生,终岁期采撷。

形式: 古风

句(其二)

举头语天公,慇勤推日车。

形式:

句(其一)

晓鸟啼哑哑,游子初去家。

去家向何许,雪暗天一涯。

形式: 押[麻]韵